第127页 (第1页)

作者:苏景闲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随即,再移不开。

  谢琢的唇薄,唇线清晰,最近吃药调理应该是有用的,唇色显出了一层淡绯,润和软的唇珠极是惑人。

  烛火摇动,6骁仿佛坠入了由谢琢的呼吸织成的网中,难以自抑地缓慢俯身靠近。

  此时此刻,他的心里像是起了一片燎原大火,烧尽连天荒草。

  阿瓷,阿瓷……

  念着这个令他辗转反侧、思之不忘的名字,6骁的吻如风吹薄云,微顿后,珍而重之地落在了谢琢的眉心上。

  第54章第五十四万里

  入三月后,洛京城内画旗风展,杨柳依依。花卉渐次盛开,城郊游人如织,平民勋贵争相出城踏青,笑和饮酒。

  而凌北6家却连递四道折子入京,汇报与北狄的战事,同时请求朝廷调拨粮草军械,以补损耗。

  “诸卿怎么看?”

咸宁帝命高让将最一道折子送与在座的大臣传阅,“6大将军在奏折中说,因冬天太过严寒,凌北的军田收成也少,所以需要填补的军粮比往年多了两成。另外,因与北狄的战事频,军械耗损也比往年多了三成。”

  户部管天下钱粮,听咸宁帝说完,户部尚书就先坐不住了,忍不住道:“怎一下就多了两成?就算军田减产,也不该出现如此大的缺漏。”

  兵部尚书没个好气:“耶律真当了汗王后,频繁挥兵边境,凌北将士杀敌,难道不需要吃粮?另外,交战时,军粮被烧被抢,有一定的消耗也是正常,再加上军田减产,怎么就不能多两成的缺漏了?”

  当众被驳,户部尚书怒道:“我只是心中存疑,又未曾说6大将军虚报,你为何如此夹枪带棍?”

  兵部尚书丝毫不让:“既然你不会好好说话,我自然也说不出好话!”

  “够了,”

咸宁帝将茶杯重重放下,“朕把你们招来,不是为了听你们吵架的。”

  在座之人纷纷噤声。

  杨敬尧缓声道:“户部尚书有所疑虑也是正常,毕竟往前数几年,凌北也未曾有如此大的辎重缺口。”

  “辅所言极是。”

户部尚书当了几十年的官,心里的账清清楚楚,当即开始哭穷,“为防无定河春洪泛滥,户部已经支取了大银钱,征召民夫疏浚河道、修建堤坝,依工部移来的账目,后续还有开销。另外,怀州春旱,要出钱赈济,修建后陵,修建雍丘的行宫,样样都是银钱。现在6大将军既要粮又要军械,户部哪里拿得出这么多钱啊!”

  他隐下没说的是,开春以来,咸宁帝想要一批织金云霞龙纹、龙纹纻丝纱罗和五爪龙暗花做常服,再加上皇后和各妃嫔的春衫,两三千匹布和金线红花等原料加起来,亦是一大开销。

  户部尚书心里明明白白,若是此次慷慨地把银钱给了出去,那下次咸宁帝再找他要钱时,他给不出,就是他的失职,同样的情况多来两次,咸宁帝认定他无能,那他仕途也就到头了。

  工部尚书也道:“凌北所需军械数量庞大,军械所锻造也需要时间。”

  “数量庞大?”

兵部尚书愤愤出声,“你就没算算,凌北多少年不曾往洛京要军械了?想来此次也是武器实在不能用了,才会要点矛戟枪头之类的铁器,你军械所的库中不可能没有存货!”

  工部尚书怒目:“我不过实话实说,又没有说不给,怎么,就你忧心战事?你不在我们位置上,自然站着说话不腰疼!”

  眼看着又要吵起来了,咸宁帝冷淡地摆摆手:“别说了,都回去给朕好好理理,下次再议。杨卿,你留下。”

  等殿内重清净下来,咸宁帝捏了捏眉心:“杨卿,你怎么说?”

  杨敬尧知道咸宁帝想听的到底是什么。

  他还是一贯的慢声慢气,言语间很是为咸宁帝忧心。

  “凌北短短一两个月里,接连递了七八道折子入京,这本就不寻常。陛下除了看折子以外,没有别的途径能够了解凌北的真实情况,只能是6大将军说什么,便是什么。”

  咸宁帝手停下,对着杨敬尧,他未隐藏自己的忧虑:“是啊,朕坐洛京才可安天下,凌北被6家把持,犹如铁桶,即便是派监军过去,也只能看见6家想让他、或者说想让朕看见的。此举还会引人上书说,6家满门忠烈,朕不该如此多疑,伤了6家的心。”

  杨敬尧附和:“那些人满口大仁大义,却不曾为陛下考虑过分毫,不知陛下所忧所虑。”

  咸宁帝起身,负手踱步,感喟:“军粮多了两成,军械多了三成,若6家用多出来的这些辎重养兵,那就如猛兽装上了獠牙,到时,谁能拦得住?6家的兵,各个都在战场搏杀,见过血。而朕的禁军,只会杀鸡赶兔,真对上,不堪一击。”

  杨敬尧点头:“确是如此。况且,近年来,不单是凌北,连洛京中都有不少百姓称赞6大将军护国护民,若无6大将军镇守边境,用兵如神,北狄早已兵临洛京。”

  “荒谬!”

咸宁帝脚步顿住,登时拂袖,“真当我大楚缺了区区一个6渊,就国将不国了不成?这么多年,北狄那群马上蛮族从未越过凌州!

兵临洛京?当真可笑!”

  杨敬尧连忙躬身拱手:“陛下息怒,实乃百姓愚昧,易受煽动。”

  “不用再议了,军粮和军械各多给一成,足够了。”

咸宁帝站在御案旁,将凌北来的折子扔到一处,“铁器不腐不碎,朕就不信,他6渊真的就有如此大的损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