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此诚国士也 (第2页)

作者:寂寞剑客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多铎便把目光转向范承谟:“真有此事?”

范承谟忙道:“主子,冒襄确已同意归顺大清,并且已经把阎应元抓起来。”

“你说什么?”

这下多铎就更加的意外,急道,“冒襄已把阎应元抓起来?”

何洛会、屯齐和阿山等八旗贵族也是面面相觑,这个可真是出乎了他们的预料。

之前他们打山阳打了足足一月,死了将近万人,山阳城都是岿然不动,可是这回他们撤兵去两淮盐场抢劫半个月,山阳的局面却出现了天翻地覆的巨变?

侯方域说道:“主子,冒襄不光已经把阎应元抓起来,还把同在西城的淮安知府范中杰也一并抓了起来。”

“现在冒襄的人已经完全控制山阳西城。”

说到这一顿,又说道:“可惜的是,山阳县令支廷谏察觉到了冒襄的异常,提前关闭了运河闸桥及西门,因此山阳东城仍旧还在明军的控制之下。”

“等等等等,你等等。”

多铎打断侯方域道,“你先让本王捋一捋。”

侯方域说的这一番话信息量有些大,搞得多铎的脑子有些乱,他得捋一捋。

说到这一顿,多铎又说道:“你的意思是说,冒襄已经归降了大清,他不光是控制了山阳西城,还把阎应元和淮安府的知府给抓起来了?”

侯方域说道:“是的,山阳西城已经是大清朝的城池了。”

范承谟紧接着又说道:“主子,冒襄此时就在城门口等着您的召见,你只需一道诏令便可将他召来军中,同时也可以派兵接管山阳西城。”

“不急派兵,先不急。”

多铎的脑子还是很清醒的。

不管怎么说,多铎都是读过不下二十遍三国志通俗演义。

三国演义里的曹操多聪明个人,不也被陈宫用一封书信骗进濮阳城,要不是勐将典韦拼死相救,曹操直接就被烧成了飞灰。

所以多铎绝对不会轻易派兵进城。

既便是范承谟再三保证也不会派兵。

因为阎应元太过狡猾,多铎有点怕他。

顿了顿,多铎又说道:“还是先见一见冒襄吧。”

侯方域自告奋勇的说:“王爷稍候,奴才这便召他前来。”

&n。。。

nbsp;过了大约一刻钟左右,侯方域就真把冒襄带到了多铎面前。

看着一身襕衫的冒襄昂然而行,何洛会等八旗贵族都有些懵。

多铎心下同样有些感慨,到了现在他终于是深刻的理解了当初黄台吉为何要花那么大的努力招降洪承畴。

没别的原因,就因为洪承畴他值得。

就说眼前的这个冒襄,他就至少价值十五牛录的八旗兵!

不,不只十五个牛录,因为死了十五个牛录的八旗兵都没能拿下山阳,然而此人却帮助他们兵不血刃拿下了山阳。

这就是冒襄、洪承畴等士人的用处。

“在下冒襄。”

冒襄向着多铎长长的一揖到地,“参见王爷。”

“你便是冒襄?”

多铎上上下下的打量着冒襄,脸上没露出任何表情,“与阎应元一同守卫山阳的那个勤王士子?”

冒襄不亢不卑的应道:“正是在下。”

多铎又道:“本王听说,你把阎应元和淮安知府都给抓了?”

“回王爷,确有此事。”

冒襄答道,“因为此二人不识时务,不懂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事的道理,只知一味的愚忠于大明,愚忠于崇祯,因而只能将他们拿下。”

说此一顿,冒襄又道:“不过此二人毕竟也算忠臣,还请王爷能饶他二人不死,此外还有山阳的百姓,请王爷不要迁怒于他们,尤其不可有屠城之举,以免寒了天下人心,如若不然于我大清将来平定江南也是颇为不利。”

“不行,绝对不行!”

镶蓝旗固山额真屯齐大怒道,“那淮安知府可以饶他不死,但是阎应元必须死,而且还得剥皮抽筋!

还有山阳也必须屠城!”

“屯齐!”

多铎黑着脸没吱声,何洛会却是大怒道,“主子跟前,哪有你说话的分?”

“王爷,别的事只要您一句话我们镶蓝旗无有不允,但此事不行。”

屯齐愤然说道,“若不杀阎应元,不屠了山阳城,我镶蓝旗不服,断然不服!”

“闭嘴。”

多铎终于是忍不住了,大怒道,“与本王拖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