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74 章 怜且叹 (第3页)

“不是提点你,不过是闲聊罢了。”

十一格格跟身边的宫女说:“去,问问茶房炖的梨汤好了没有,要是好了我和姐姐一人一盏。”

宫女应了一声出去了,窗外有了喧闹声,接着是宜妃说话的声音,外面有宫女在珠帘外禀告:“宜妃娘娘离开了。”

十一格格看着海棠问:“去陪着祖母用膳吧?”

海棠摇了摇头:“等会,让祖母先缓一缓。”

主要是老太太脑子简单,这一下午肯定被宜妃给绕晕了,这会没回神呢,让她歇一会。

到吃晚饭的时候太后还晕着。

宜妃恨不得逮着太后这一只羊把羊毛薅秃了,今儿明明说五阿哥的事儿,她非要把十一阿哥的事儿也给缠上,结果三缠两绞太后不出意外的迷糊了。

好在她没把九阿哥要用到的银子给夹带进去,要不然太后更迷糊。宜妃之所以这么急迫,就是因为太后这里多了一个十一格格。

早先太后养了三个小崽子,没想到海棠崽崽很争气,争气到她居然养她额娘还有银子给太后修汤山行宫的寝宫。宜妃自然知道她不稀罕太后的仨瓜两枣,觉得太后的东西都是老五和十一阿哥哥俩的。

如今来了十一格格,太后养了十一格格一场,也会陪嫁一些物件,虽然不多不贵重,肯定是要贴出去。这本来就加重了宜妃的焦虑,让宜妃着急的是,王氏有孕了。这位王贵人现在得宠,大家都是宠妃,她的孩子都在太后跟前养着,万一王氏的孩子也在太后跟前养着呢。

人多了,岂不是分到的好处就少了。

宜妃非常焦虑,她的焦虑来源于没钱,尽管十一阿哥的婚事在几年后,她还是要把十一阿哥的事儿提出来。

太后晕晕乎乎一脑门子官司,看到海棠和十一格格进来,才呆呆的说:“哎呀,我说今儿缺点什么,原来你们姊妹两个没在跟前。”

海棠哭笑不得:“您居然把我们给忘了,哎呦,我们是多不招人喜欢啊。”

“可不能这么说,我还是很喜欢小花骨朵和小莲花的。”

十一格格的名字纾宜尔哈的意思就是莲花。

海棠搂着她问:“先出去溜达还是先吃饭?”

“先吃饭,我饿了呢。”

这边开始摆饭。

宜妃回到寝宫,她姐姐郭贵人问:“太后答应了吗?”

宜妃松口气:“老人家好说话,答应了。哎呦,我可算是知道什么叫囊中羞涩让人抬不起头来,我都唾弃我自己,可是没法子,咱们姐妹的兜比脸都干净,这么多年也没攒住银子,只能哄着老人家掏钱了。”

郭贵人叹口气,看了看外面,小声说:“老九的事儿

你提了吗?”

“提什么啊?提十一的事儿我都够厚脸皮的了,太后又没养老九,我怎么提?老九还要几年呢,慢慢想法子吧。”

郭贵人起来到门口看了看,又急匆匆的回来了。

宜妃问:“你干嘛呢?”

“我想说盛京的事儿,这不是怕四公主听见吗?我现在不能提,我只要提了她就恼。”

宜妃只能说:“她也是个冤家!”

随后问:“盛京怎么了?又求了什么?”

“没求,反而说有孝敬。”

宜妃不太信,往往是姐妹两个贴补娘家的多,这几年因为有孩子,再加上姐妹两个对娘家有了芥蒂,所以没开始那几年贴补的多了,实际上姐妹两个也攒了一些东西,就是前不久全部放到四公主的嫁妆里了。

宜妃皱眉问:“什么孝敬?听到你说孝敬我有些心惊肉跳。”

“我也不知道,我就是问问你,要不然推了,我也有种心惊肉跳的感觉。”

这时候门口有宫女来禀告,说是五阿哥派身边的太监来请安。

太监在门外站着,宫女把几篓鲜果送进来,说是五阿哥得到的,请两位娘娘尝鲜。

宜妃今儿才和太后说了一下午话,立即问:“太后跟前送去了吗?回头跟老五说,我这里倒也罢了,太后那儿多孝敬。”

这太监在门外说:“送去了,您放心,少不了宁寿宫和九爷十一爷的,这里还有些大葡萄,五爷说四公主爱吃,特意吩咐奴才亲自给公主送去。”

宜妃放心了,就说:“送去吧。”

这太监就去了隔壁门口,请了四公主出来说话。

“我们爷今儿遇到了郭络罗家的人,说是有人想孝敬爷,只要我们爷点头,银子如流水啊。我们爷没搭理,觉得不对劲让人查去了,片刻之间难得到结果。刚才跟奴才嘱咐,让奴才跟您说:‘您看好了两位娘娘,别和外面联系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