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小说网>穿越到文朝那些事 > 第47章 男子中秀才村里姑娘争着想嫁母亲说 年幼不能破身

第47章 男子中秀才村里姑娘争着想嫁母亲说 年幼不能破身 (第3页)

作者:为情所赞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刘氏没办法,只得选大郎。

现如今老天开眼,竟然是三郎救下迎春,那她就烧高香了,再不愁三郎日后高中,她这个岳母不被照顾一二了。

如此想着,刘氏脸上笑的跟朵花似的,若是这桩亲事成了,她日后就高枕无忧了。

最后,刘氏满脸笑容地出了江家的门,哼着小曲儿踱着方步往家走。

知道了事情原委的江家人,晚饭后围坐在桌前,四个男人一声不吭地坐着,吴氏心里一百个不愿意,可也不能不管,毕竟人家是一个未出阁的姑娘,说出去会坏了名声。

可如今三郎在吴氏心里就是天上的明月,一般姑娘根本配不上她家三郎,崔家姑娘配大郎她都不同意,又如何能同意她配三郎呢。

吴氏愁的直叹气,却不想江易站起身,对他们说道:“爹,娘,大哥二哥,我同意娶崔家姑娘。”

江大柱瞅了三郎一眼,瓮声道:“长幼有序,如今大郎二郎还没成亲,不可破了规矩。”

江易是读书人,这个规矩他自然懂,只是,若是因为他,崔姑娘日后嫁不出去,他会愧疚难安。

最后,江家人商量的结果是,尽快给大郎二郎说亲,等上面两个哥哥成亲了,再办三郎与崔姑娘成亲之事。

事情虽然定下来了,可吴氏心里却不是滋味,三郎是人中龙凤,不应娶个普通女子,三郎如今只是考了秀才,他还要一直往上考,将来他要是高中了,这亲事。。。。。。该是多不般配,吴氏越想心里越不舒坦。

刘氏欢天喜地回到家,把江易跟迎春的亲事跟崔贵生说了,还不忘在后头加上一句,日后江易高中了,他们作为岳父岳母也能沾光,崔贵生听了也跟着高兴。

迎春不知道她的亲事因为昨日落水就定了下来,她还是如常做每天忙不完的活。

这日,她背着满背篓猪草走在路上,见前面一个男子站在路旁,她低头走过,却听他道:“崔姑娘,我便是那日下水之人,名唤江易,不知姑娘可曾因此事被人非议?若是如此,江易寝食难安。”

迎春抬头看去,眼前男子正是那日救她的男子,她低下头,脸色微红道:“谢江公子的救命之恩,请江公子放心,此事无人非议。”

听闻无人非议,江易这才放下心来,他道:“前些日子,大哥二哥的亲事已经定下来,待他们成亲后,你我便成亲。”

迎春听后满脸绯红,不知所措道:“婚姻大事全凭爹娘做主,江公子若无事,迎春先告辞了。”

说罢,便逃也似的走了。

江易看着逃走的姑娘,脸上也飞起了红晕,心下觉得此女子甚是有趣。

迎春走出很远心里还砰砰地跳着,江易考上秀才之时,她曾听刘氏说过,去江家给她说亲,不曾想,说亲的竟然是江易,迎春想着长相一表人才的江易,还有那日两人从水里爬上岸,浑身湿透的样子,不禁羞红了脸。

吴氏给大郎二郎匆匆选了姑娘办了喜事,剩下便是三郎了,三郎有志气,还要继续往上考,中了秀才之后,年后就要去府学报道。

为了不影响江易做学问,吴氏与江大柱商量年前就把崔姑娘娶进门,如此,便不耽误江易年后报道,成了亲,江易亦能一心向学,不再分心。

于是,江家三个儿子,都在同一年娶了媳妇。

江家人口一下子多了起来,以往,一家人坐在一起什么话都能说通透,也不藏着掖着,没有隔夜话。

现如今,进了三个媳妇,三个媳妇三个心眼,大事没有,小磕绊不断,还好吴氏够泼辣镇得住她们,日子也就这么磕绊着往前走着。

大郎和二郎媳妇接连怀孕了,三郎媳妇还没有动静,府学离家远,旬休时间短便回不了家,江易要秋收和过年才能回家,小夫妻聚少离多,自是没那么快有孩子。

江易再往上考便是举人,秀才年年能考,举人三年才能考一回,去年才考过,再考就要等到后年秋天。

江易是个有大志向的人,吴氏心里对这个儿子期望很高,倒不是贪他高中后享他的清福,而是这孩子心中有抱负,为娘的心里为他高兴。

吴氏对三个儿媳妇没甚满意,大郎媳妇爱嚼舌根,二郎媳妇抠门,三郎媳妇话不多,总是闷声不响,不知道她整天想些什么,不过,别看她身子瘦弱,干起活来却手脚利索,把屋前屋后收拾的干净敞亮,对公婆也孝顺,吴氏也挑不出她的错。

两年后的秋天,江易参加乡试,全村都认为江易这次定能考上,可放榜后一直没消息,江易托人去打听,回话说榜上没他的名。

这个结果给一直对江易寄予厚望的吴氏一个很大打击,她什么都备好了,江易吃席穿的新衣裳,请人吃席要用的银子,还有省吃俭用大半年养的一头猪。

如今,什么都不用了,吴氏好强了这么多年,从未被什么事情打垮,这一次,她一病不起了。

村里也传了些不好听的传言出来,说江易学问做的不好,考不上举人正常,他就是个做秀才的命;还说江家没有做大官的命,就别癞蛤蟆想吃天鹅肉了;最难听的,便是说江易好吃懒做,不肯下地干农活,借着读书靠爹娘兄弟养。。。。。。

大郎和二郎的媳妇早就不满意吴氏当家了,大郎二郎每日辛辛苦苦在地里干活,挣来的银子都被吴氏收走,拿去贴补读书的三郎,她们敢怒不敢言,最多回屋跟自己的男人闹几句。

两个儿媳妇当晚就躲在屋里合计了一个时辰,然后各自回屋对自己的男人软磨硬泡。

没出几日,村民便听说江家的三个儿子分家了,分成三家,江大柱和吴氏跟三郎一家,大郎和二郎各一家。

吴氏一直病着,迎春衣不解带在床边服侍,地里的活江大柱一个人包了,分家的时候,田地也一分为三。

如今,田地不多,吴氏又需要人照顾,迎春除了照顾吴氏,还要做饭,喂猪喂鸡,忙完屋前忙屋后。

江易想跟着江大柱去地里干活,被江大柱拦下,叫他去屋里读书,江易哪里肯,江大柱走后,他就去帮迎春剁猪草做饭照顾吴氏。

忙完一天,晚间,二人回屋躺下,江易握着迎春粗造的手,心疼道:“辛苦你了,嫁给我这么多年,你替我在家照顾爹娘,如今,我没有考取举人,让你们失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