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序战5 (第2页)

作者:半佛海狸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这位须斑白的东京留守披甲按剑,骑在战马上,他的身侧是杨进、王善两员义军战将,而再往远一些,那些举着长枪大斧的兵卒在几个月前也许还只是溃兵、盗匪、农民或者被这世道逼得一无所有的商贾。

他收拢这些走投无路的人成军,誓言要带他们卫护汴京、等待官家还朝——可那位官家却只愿呆在扬州府的和风细雨之中,以静默回应了他接连二十余封请还旧都的奏疏……

“宗帅!

金人凶悍,我军新立,为何不以汴京城为战守依托,反而要在此布阵迎击!”

战阵之中,王善凑在他身后,低声说出心中疑惑。

而这位老帅却只是横剑向天,长叹一声:“我又何尝不知……依凭汴京高墙,咱们这些兵马方能与金人一战!

只是咱们那汴京城、那满城百姓……已经历经过一次兵灾,可还能经受得住第二次?我已联络上王彦、马扩,他们承诺会率军来援,剩下的便是战阵之事,咱们尽人事、听天命吧……”

……

建炎元年九月二十济州城下

那条曾经惹得天下沸反,让堂堂大隋二世而亡的运河如今仍在荡漾着微波。

运河之畔,衣甲火红的宋军骑士们随着他们的帝姬在河畔勒住战马,望着两岸纤夫喊着号子,拉着沉重的粮船向北而行。

“这是运往济南的最后一批军粮了吧?”

一骑白马之上,赵璎珞没有带兜鍪,只在铁甲之外裹了一件大红的披风。那披风被秋日冷风吹得烈烈作响,飞舞起来如同是一抹翻涌的血。

“可能已经赶不上了……”

回答她的是张伯奋,这位自汴京突围时起就跟着她的英武青年这时也学着顾渊的样子蓄起了胡须,显得成熟稳重了些。

他一直跟在这位帝姬身后,听见她有所疑问便策马上前,替她解释:“这一批船,说是自杭州府运出的时候被秦尚书刁难,最后还是顾瑾使了银钱方才摆平……可这么一折腾到底是误了期,眼瞧着是运不到了……”

赵璎珞闻言思虑片刻,而后断然说道:“那还往北做甚!

等着资敌么?叫船工靠岸!

卸粮!

然后空船驶向济南府!”

“可这样,顾节度那里怕是不好交代……”

张伯奋有些犹豫地问道。

可赵璎珞见状却难得地笑了笑:“对他来说,如今船比粮食重要!

那是五万兵马的水路机动啊!

有宋一朝又有何人想过做过!

我很是期待,看他如何赢下这一仗!”

……

建炎元年九月二十济南府

两场秋雨之后,京东路的天气愈冷了下来。大队大队的胜捷军、青州军、还有梁山军士卒瑟缩在船上,裹着能保暖的衣物一面诅咒着这该死的鬼天气,一面不断向东张望,期盼着约定的信号。

——刨去五千胜捷军主力和被顺德帝姬带走的部分青州军,顾渊所部剩下不过五万之数。还分了一万给韩良臣守卫济南,剩下大部正屯于济南府东侧的小清河沿岸。

这支联军的头脑、顾渊本人的大帐之中,此时还保持着高强度的运转。

那些参议都是从读过书的年轻世家子弟中挑选,这时候一个个正不知疲倦地伏案作业,试图将军略制定得更加精细、让部队的调度更加顺畅——毕竟,他们的主帅天马行空制定了一个有宋一朝,或者说整个华夏大地前所未有军略!

他们需要在十二个时辰之内将这支军队送到四百里外的青州——这计划说起来简单,可具体到组织调度、此番登船、抵近之后登6,无异于一场灾难!

可就在这时,大帐的帘幕忽然被掀开,只见刘国庆气喘吁吁地喘了进来,他先是看了一眼帐中情形,而后对着坐在上,正对着舆图指点的顾渊沉声说道:“青州的烽火燃起来了!”

说着,这位已经浑身披挂上重扎的骑将侧过身去,让账内所有人都望见远处那片被一道又一道狼烟割裂的天空。

顾渊沉默片刻,而后霍然起身,望向帐中诸将,目光如电。

“——诸军——开拔!”

第三卷·星火燎原·完

敬请期待卷四·临安天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