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小说网>华夏集英文 > 第七十九集 李郭之乱

第七十九集 李郭之乱 (第1页)

作者:背砍刀诗人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奸贼乱政,汉室倾颓。

初平二年六月二十三日,长安生地震。董卓以为天降凶兆,因向蔡邕询问应对之策。

蔡邕趁机劝说董卓放弃乘坐青盖金华车,董卓听从,改成皂盖车。

董卓非常看重蔡邕才学,十分厚待,每次宴会,都会令蔡邕主持,并弹琴以助酒兴。蔡邕努力匡正董卓言行,董卓却很少采纳,蔡邕便生辞官归乡之意。

时有车师王侍子在京,与董卓相厚,仗太师之势多次犯法。司隶校尉赵谦抓来判罪,将侍子斩杀。董卓非常生气,但一直敬畏赵谦,便将都官从事抓来杀害,以此报复。

二年十月,太史令望气,报说不久会有大臣被诛。

董卓害怕预言应验己身,想起卫尉张温曾与自己不和,便指使党羽诬陷张温与袁术勾结,将张温押送集市,活活鞭死。

张温冤死,何颙、郑泰等痛恨,采用荀攸意见,遣越骑校尉伍孚刺杀董卓。伍孚慨然应允,乃在衣底藏刀,去见董卓。

董卓亲切接见,谈毕政事亲送伍孚出府,在阁道中手抚伍孚肩膀,十分亲密。

伍孚突然抽刀,刺向董卓。未料董卓武功卓绝,当即退步避开,疾呼卫兵将伍孚执下。

董卓大骂道:你欲造反耶?

伍孚厉声说道:汝非吾君,吾非汝臣,何反之有?汝乱国篡主,罪盈恶大,今是吾死日,故来诛奸贼耳,恨不车裂汝于市朝,以谢天下!

董卓大怒,立命砍为肉酱,查办同党。结果何颙、荀攸入狱,郑泰、华歆逃奔袁术。

司徒王允本是董卓心腹,此时亦转向对立,并同司隶校尉黄琬、尚书仆射士孙瑞、尚书杨瓒密谋,要杀死董卓。

诸臣在王允府中连日商议,因闻董卓部下骑都尉李肃因未升职怀怨,便使其出面,连络中郎将吕布,以为杀董内应。李肃奉命往说吕布,吕布从之。

初平三年四月二十三日晨,献帝祭天,使人至郿坞相请董卓前来主祭。

董卓不疑有他,乘车前往皇宫,吕布随从护卫。

当车队行至北掖门外,李肃等持长戟冲出,刺向董卓,伤其手臂,跌下车来。

董卓身上甲重,挣扎不起,便回头疾呼:吕布何在?

吕布上前,掏出诏书,冲董卓随从喊道:有诏讨贼,弃械归降者不杀!

董卓方知吕布背叛,大骂道:庸狗敢如是邪!

吕布不答,率众上前,将董卓当场斩杀。太师府随从众军不敢反抗,就此缴械。王允即信使往各有司,送达殄灭国贼诏书。

董卓死讯传出,满城高呼万岁,百姓载歌载舞;富户则将珠宝换成酒肉,阖家庆祝。

镜头转换,按下长安兵变,复说关东诸郡。

初平二年,青州黄巾军复又大起,聚三十万之众攻打渤海郡,准备与黑山军会合。降虏校尉公孙瓒率步骑二万人,从驻地幽州迎击黄巾,于东光展开激战。

公孙瓒白马银枪,奋其神勇,大破黄巾贼众,斩三万余级。

黄巾军大溃,由是尽弃辎重,南渡黄河。公孙瓒又于黄河边设伏,待黄巾半渡之时突然出击。黄巾军被杀及溺于水中死者又数万,血流成河。

经过此战,公孙瓒俘虏黄巾人口七万余人,车甲财物不计其数,由此声势大壮。

渤海太守袁绍见冀州牧韩馥才具平庸,起意谋取冀州。乃从谋士逢纪之议,唆使公孙瓒攻打冀州,自己却又充作调解之人,便于从中取利。

公孙瓒亦早对冀州垂涎,欣然引军往击。韩馥出战不利,惶恐不安。

袁绍乘机使外甥高干,及韩馥素为亲近谋士辛评、荀谌、郭图等人,向韩馥陈说利害,劝将冀州让与自己,以保平安。

韩馥为人懦弱,欲托庇袁绍自保,乃不顾部下极力反对,将冀州牧让与袁绍。

袁绍以诡计诈取冀州,由是自领冀州牧,以韩馥为奋威将军。又招引冀州名士田丰为别驾,审配为治中,以许攸、荀谌等为谋士。从此南据黄河,北依燕代,虎视中原,势力大振。

韩馥让掉冀州,并未因此得安,不久逃至陈留太守张邈处。袁绍使人至张邈处议事,韩馥以为将要图己,惊惧自杀而死。

公孙瓒派从弟公孙越往讨冀州,被袁绍暗遣部下周昂杀死。公孙瓒大怒,随即出兵进攻打冀州。公孙瓒因曾大破黄巾,威名正盛,冀州郡县纷纷反叛袁绍归附。

袁绍畏其兵威,授公孙瓒从弟公孙范为渤海太守。公孙范至郡,反以渤海郡兵进攻袁绍。

公孙瓒以部将严纲为冀州刺史,田楷为青州刺史,单经为兖州刺史,又改置冀州治内郡县守令,兵锋极盛。次年春,因与袁绍大战于界桥南二十里处。

袁绍命大将麴义领精兵八百,强驽千张为前锋。

公孙瓒轻其兵少,纵骑冲击。麴义之兵伏于盾下,弓矢齐,遂大败公孙瓒军,斩其大将严纲,获级千余。袁绍军乘势追至界桥,公孙瓒回身再战,复又大败,只得引军而回。

当年十月,两军大战于龙凑。公孙瓒军又被袁绍击败,由是退回幽州,再无力动进攻。

镜头闪回,便在两军大战之时,刘备登场。

字幕:刘备,字玄德,涿郡人,汉室宗亲。祖父刘雄被举为孝廉,官至东郡范令;父亲刘弘早亡,无有官职。只因家道败落,刘备自少年时便与母亲以织席贩履为业,生活非常艰苦。

刘备家屋舍东南角篱上有一桑树,高五丈余,远望幢幢仿佛车盖。刘备与同宗小孩在树下玩乐时,便指其桑树道:我若来日迹,定乘此羽葆盖车。

叔父刘子敬从此路过,正好听到耳中,于是喝道:休要乱言,使我一家枉遭灭门之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