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小说网>华夏集英文 > 第二十六集 绝代战神

第二十六集 绝代战神 (第1页)

作者:背砍刀诗人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甘泉宫中,君臣斗智。

东方朔因见天子欲要问罪自己,遂从容答道:臣谓彼人猎杀上林苑之鹿,其罪有三,绝非虚言,皆是有理有据。使陛下因为一鹿而杀人,其罪一也;使天下皆知陛下重鹿而轻人,其罪二也;匈奴犯边,需鹿角以撞死匈奴兵,今杀之,其罪三也!

汉武帝闻罢默然,乃命赦免杀鹿者,改以钱物赔偿。

众臣见此,皆谓天下善进谏者,无过于东方朔者。

汉武帝初信儒家学术,及至晚年,又好长生,信奉道家之说。因听信方士峦大蛊惑,斋戒七天,遣峦大带领数十名男女,去君山寻找不死之药。

旬月之后,峦大声言遇到神仙,获得长生不死酒而归。

汉武帝得酒大喜,下令开坛欲饮,东方朔奏道:陛下慢来,臣能识别此酒真假。

武帝信以为实,便令其启坛检验。

东方朔奉令开坛,却不细观,拔其坛塞,捧而饮之,一口气饮个净光。

汉武帝大怒道:卿此何意?

东方朔奏道:启奏陛下,此乃真是长生之酒也。

汉武帝怒不可遏,当即便呼卫士:与我拉出殿去,当场击杀偷酒之贼!

东方朔急奏:冤哉,枉也。臣既饮此酒,陛下岂可杀臣?

汉武帝:如此欺君枉上,如何杀不得?

东方朔:陛下如果杀臣,则臣不得长生,证明此酒为假;若此酒果系不死之药,则既入臣腹,陛下何能杀臣?

汉武帝闻言,若有所悟,只得赦免其罪。东方朔知道武帝不悦,于是托病不朝。

其后未久,汉武帝为征南越,诏命挖凿昆明池以练水军。工役开挖,见湖底所出者皆是黑灰,不见黄土,不由大惊,因而报入朝廷。

武帝遍问举朝官员,皆都不知何因,只得再次召来东方朔,问其究竟。

东方朔奏道:臣愚昧不知,陛下可试问胡人。

汉武帝认为东方朔不知,是为托辞。又难以找到西域胡人询问,就此作罢。

画外音:直到一百余年之后,至汉明帝之时,有西域胡人来到洛阳。当时有人记起东方朔所说,便试问胡人,当年昆明池中挖出黑色之物为何。胡人说道:“天地大劫将至,必有劫烧。此物非别,乃是秦末大劫,燃烧余烬也。”

世人这才知道,东方朔所言是真。

东方朔滑稽善谏,陪伴武帝一生,始终圣眷不衰,实为异数。及至晚年,东方朔又荐自己儿子入朝,汉武帝赐为郎官,后升谒者。因其能言善辩,便常派其持节出使外国。

及至东方朔老病,忽然上奏:《诗经》有云:营营青蝇,止于蕃。恺悌君子,无信谗言。谗言罔极,交乱四国。臣愿陛下远离巧佞,摒退谗言。则社稷幸甚,天下幸甚!

武帝览奏,颇为惊奇,对侍臣说道:东方朔向来滑稽,今观其语,何多善言?

其后不过数日,东方朔之子上殿报哀,奏说父亲病死。

汉武帝这才大悟,流涕道:朕闻经传所云,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卿父前日上书,大改平生滑稽之风,此之谓也。

镜头闪回,按下东方朔平生,复说汉匈争战。

汉武帝元光五年,匈奴骑兵再次侵犯上谷郡,掠杀吏民。

朝廷收到边报,决定出兵迎击。汉武帝遂诏命,派遣太中大夫公孙敖担任骑将军,与车骑将军卫青、轻车将军公孙贺、骁骑将军李广,各率一万骑兵,兵分四路,出击匈奴。

公孙敖从代郡出兵,与匈奴交战,连战不利,损兵折将,阵亡七千骑兵。

汉武帝闻报大怒,交付廷议,依律判处公孙敖死罪,后许缴纳赎金,免罪为民。

卫青初次为将,带兵征,却是冷静无比,兼又沉着果断,非同凡响。由是率军长驱而进,深入险境,直捣匈奴祭天圣地龙城,虏七百人,取得胜利以归。

另外两路军马,公孙贺失机败阵,李广无功而还。

汉武帝见四路大军,只有卫青一路胜利凯旋,由是甚为惊奇,并且喜慰,乃破格加封,直接封为关内侯。元朔元年秋,卫青再出雁门,领三万骑兵长驱而入,斩数千。

元朔二年,匈奴大举入侵上谷、渔阳,先破辽西,杀死辽西太守;又败渔阳守将韩安国,劫掠百姓两千余人。

武帝乃两路大军,派材官将军李息从代郡出击,命卫青率大军进攻河南地。

卫青迂回侧击,西绕匈奴军后方,迅攻占高阙。由此便将匈奴部众一分为三,切断驻守河南地匈奴白羊王、楼烦王,以及单于王庭联系。

完成迂回阻隔任务之后,又率三千精骑,飞兵南下,进到陇县以西,对白羊王、楼烦王完成包围。汉军于是一战获胜,活捉敌兵数千,夺取牲畜数百万众,就此控制河套。

捷报传至京城,武帝大喜。因谓河套形势险要,命卫青在此修筑朔方城,同时设置朔方、五原两郡。自内地迁徙十万人到此定居,修复秦时蒙恬所筑边塞,以及沿河防御工事。

经此一战,汉军全师归还,不但彻底解除匈奴骑兵对长安威胁,并就此建立反击匈奴前方基地。卫青因此被封为长平侯,食邑三千八百户。

卫青部下战将苏建、张次公,以校尉从征有功,分别被封平陵侯、岸头侯。

元朔五年春,汉武帝为扩大前番战果,诏命兵分两路,再次出塞。

诏令:第一路,以车骑将军卫青为主将,率领三万骑,从高阙出兵;命卫尉苏建为游击将军,左内史李沮为强弩将军,太仆公孙贺为骑将军,代国相李蔡为轻车将军,公孙敖为护车都尉,隶属车骑将军卫青,一同从朔方出兵。

卫青、苏建、李沮、公孙贺、李蔡、公孙敖: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