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小说网>华夏集英文 > 第二十四集 平灭南越

第二十四集 平灭南越 (第1页)

作者:背砍刀诗人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京都长安,巍巍宫殿。

汉景帝欲封匈奴来降五将为侯,问于众臣。丞相周亚夫领先出班,激烈反对。

周亚夫:当初高祖皇帝与众臣及诸侯,立有白马之盟,约定非刘姓不王,异姓非有大功不侯。陛下若将此叛国复降者皆都封侯,则此后如何处罚不守臣节者?

景帝闻言不喜:丞相此言,迂腐不可用!

于是不听其谏,终将五人封侯。

周亚夫见己言不入,脾气上来,立即便以托病辞职。汉景帝也不拘留,马上诏准。

此后不久,景帝又把周亚夫召进宫中,设宴相待。欲试其是否悔悟,故意嘱咐侍者,不予其席案上放箸。周亚夫不悦,大声向管事讨要筷子,太监口中声诺,却不肯动身。

景帝笑道:古人有云,宰相肚里能撑船。莫非此等小事,亦能使卿动怒乎?

周亚夫闻此,羞愤不已,起身离座,向天子谢罪。

景帝说道:君臣之间,些许玩笑,何必当真?贤卿请起,落座,侍者赐箸。

话未落音,周亚夫已起,扬长出宫下殿,毫不回顾。

景帝叹道:此等急性,连我也不放入眼内,岂能留以辅佐少主?

周亚夫回到府中,无法忍受此辱,当时就要拔剑自杀。夫人大惊,问明缘故,苦苦阻拦,殷殷相劝。周亚夫亦恐非欲自杀,必会遗诟天子,就此抑郁得疾,卧床不起。

儿子周阳见此,恐父亲去日无多,就暗使匠作坊打造五百甲盾,欲作殉葬使用。

甲盾乃是朝廷明令禁止私人制作物品,故此民间皆不敢为,只能暗地交易。周阳却又吝钱财,给佣工期限极促,却不欲提前支付工钱。

工匠心有怨气,就到有司告,说周阳私制朝廷禁品,是要谋反。

景帝闻而大惊,想起周亚夫前番愤怒离去场景,不敢大意,便派御史大夫追查此事。

御史奉诏,使人叫来周亚夫,询问原因。

周亚夫对御史所问茫然不知,拒不回答,反而怒,转身回府。于是叫来妻儿,询问可知购盾造甲之事。周阳不敢隐瞒,照实交待,周亚夫只是怒骂一番而已,不以为意。

御史以为受其轻视,也很生气,便向景帝报告,说周将军不答询问,反而咆哮公堂。

景帝大怒,便命御史赍持诏旨,将周亚夫由家中请出,复交给最高司法官廷尉审理。廷尉敬其有功于国,并不刑讯,而是以礼相待。所做讯问,也只是例行公事而已。

廷尉:君侯身为勋将,因何欲图谋反?

周亚夫:我儿见其父年老,遂购甲盾以为祭葬,何说谋反?

廷尉冷笑:既是用作殉葬,则恐将军不在世间谋反,是欲到地下,谋反于先帝耶!

亦知五百副甲盾,不足以定其谋反之罪,便释其归府,自去向天子进奏解说。

周亚夫愤愤还家,怒火万丈,对夫人说道:我身为三军总帅,堂堂一国丞相,前番受天子之辱,夫人不许我死;致有今日,再受典吏之辱!

于是闭门绝食,五天之后吐血身亡。

夫人只得命令诸子为父治丧,一面上报朝廷。思及当年许负预言,不由大为惊骇。

汉景帝效仿乃父,极尚节省,用度俭约,在位时极少兴建宫殿。自平定七国之乱,由此收回王国官吏任免权,且收夺盐铁铜等利源及有关租税,十年之内,国库大足。

自周亚夫死后,军中士气一度低迷不振。对于匈奴骚扰,景帝并未大举反攻,而是逐次提拔青年将领,6续重用李广、程不识等将,积极防御。

镜头闪回,叙述李广来历。

李广史载字号不详,陇西成纪人,乃是秦朝名将李信之后。

汉文帝十四年时,匈奴大举入侵萧关,李广以良家子弟身份从军,抗击匈奴。因精通骑射,斩杀匈奴级甚众,积功被任为中郎将。

李广力举千钧,射无不中。后曾数次随从皇帝狩猎,屡在帝前格杀猛兽。

汉文帝赞道:在此和平年代,卿惜生不逢时。若在高祖时代,封万户侯不在话下!

汉景帝时,李广任陇西都尉,又改任骑郎将。

七国之乱时,李广任骁骑都尉,随太尉周亚夫出征,在昌邑城下斩将夺旗,以此名显。只因被梁王刘武授以将军之印,便被景帝所忌,还师后由是不赏,调为上谷太守。

李广镇守上谷,自恃勇力,每日出兵与匈奴交战,杀俘甚众。典属国公孙昆邪屡劝休兵养民,李广不从,乐于征战不疲。

公孙昆邪上书奏道:李广才气无双,因而自负,屡与敌虏肉搏,恐必死于阵前。

景帝闻奏,惟恐李广引汉匈大战,诏调其为上郡太守。后闻匈奴入侵上郡,景帝又派近侍赍诏出塞,阻止李广轻易出战。

未料这位宦官倒也可爱,只因迷恋大漠风光,因此到上郡之后,传罢圣旨,便不急于还都复旨,常带随从出塞驰骋,以为玩乐。

忽一日,宦官又出营垒,引领部下数十名骑兵,出塞驰马,越走越远。路上遇到三个匈奴猎手,宦官下令矢,由此双方交战。

匈奴猎手因见对方人多,寡不敌众,由是回身逃跑,宦官引众紧追不舍。未料那三个匈奴人皆是神射,于奔逃途中不断转身射箭,不一刻便将数十名汉骑射杀殆尽,从容遁去。

宦官也受箭伤,奔回城中,来报李广。

李广问明对方装备打扮,说道:天使不幸,此必是遭遇匈奴军中射雕者也。公公休恼,待某亲引兵出,擒杀此獠,与你报仇雪恨!

乃引百名骑兵出城,以宦官为向导,沿路急追。因那三个匈奴人是徒步行走,故被汉军追及。李广命骑兵散开,从左右两面包抄,将三人围在沙丘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