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小说网>华夏集英文 > 第十一集 子牙定齐

第十一集 子牙定齐 (第2页)

作者:背砍刀诗人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姜子牙闻是师兄广成子声音,大吃一惊,便问左右。

姜尚:左右诸将,你等可有所闻?

左右皆都摇头,更有人反问。

部将:老爷年纪大了,莫不是因为多日赶路上火,便生耳鸣?

姜尚:咄!

狗头,岂有此理!

既是我师兄前来报警,则前方必有缘故。命令六军停止扎营,与我连夜趋进。

诸将:喏。

一声令下,六军将士睡意全无,急整顿人马,披星戴月赶赴营丘。

黎明之时,晨曦刚刚动,大军刚刚到达淄河西岸,只见对面人影幢幢,铁甲铿锵,一支人马轮廓逐渐显现。姜子牙正吃惊间,斥候飞马来报。

斥候:报主公,前面有莱国军队正在涉水渡河,直奔营丘而来。

姜尚:再探。

斥候应命,拨马疾驰而去。

姜尚:这却不是天幸!

若非我师兄指点,营丘非我齐国所有矣。

画外音:莱国乃是东夷诸部之一,与营丘相距甚近,本来乃是商纣属国。莱侯闻说姜子牙相助岐周平灭商朝,又来东齐建国,便欲趁其大军远来,立足未稳之际抢占营丘。

姜子牙叹毕,催令全军进,抢在淄河西岸列阵,与莱国军队对垒。

列阵已毕,姜子牙向天空念念有辞:谢过广成子师兄指点之恩。

然后镇定自若,下令排开八卦大阵,挥军大战。

莱军如何是战神之神姜子牙对手?只两军初交,未经两三个回合,便被杀得丢盔弃甲。莱侯率其残部悻悻而回,姜子牙引军进入营丘,齐国由此得以建立。

姜子牙建齐,以法治国,律令颇为严格。

司寇营汤阳奉阴违,受贿害民,并向诸将当众散播妖言。

营汤:我等远来,当以仁义治齐。似吕尚如此一味用武,其能久乎?

诸将闻此,早有人进宫登殿,告知齐侯。

姜子牙:似此妖人,不杀不足以平定军心。持我大令,将营汤擒获斩,以正政令!

齐国初建,部民未服。有狂矞、华士兄弟,被齐民称为贤人,聚其部众于东海之上诸岛,不向岐周天子称臣,也不为齐侯姜尚做事,并与齐国对抗。斥候探知,报入营丘。

姜子牙:似此自私自利,不为国尽忠者,乃是害群之马,何贤士之称?下令入海搜捕,随即诛杀。

于是大军出海征剿,擒杀狂矞、华士兄弟。自此之后,齐国境内再无违抗姜子牙法规之人,混乱局面迅得到安定。

五个月后,姜子牙见齐地平定,即留三子丘穆公留于营丘治齐,自回周都岐山报政,并就此留在朝中,依旧官居太师,辅佐武王姬。

周公旦当时受封东鲁,亦只派长子伯禽前往曲阜,建立鲁国,自己留在岐都镐京,主持朝中政务,忙得不可开交。今见姜子牙回都,不由大喜,于是置酒设宴,为太公望接风洗尘。菜过五味,酒过三巡,周公旦释杯,忽然肃容开口相问。

周公旦:某闻太公在齐建国,却杀国中贤士,其事若何?

姜子牙:周公所谓贤士,乃华士兄弟也。似此自恃其才,不服天子,不交诸侯者,我岂能将其臣服、与之结交?凡此国君无法臣服、不得结交者,是为上天所弃。三召不至,则谓叛逆之民。若以贤士待之,则必使举国民众效之,则国君何用?故而杀之,以正法纪。

周公旦:既然如此,请问齐国治政大略如何?

姜子牙:我治齐国,尊贤尚功。选拔有才者为官,吸收东夷土著入朝,以为齐国所用。对通过考核,符合选贤标准者,不分亲疏,用其所长。岐周治国之道,向以血缘关系为基,尊尊亲亲,此不能用之于齐国。欲治夷齐,当用“六守、八徵”

之策。

周公旦:何谓六守?

姜子牙:选拔人才,当取仁、义、忠、信、勇、谋之士。对此六士,应富之、贵之、付之、使之、危之、事之,以考察其用,是谓六守。为国君者,又须控制农、工、商,是谓三宝。六守长,则君昌;三宝完,则国安。

周公旦:何谓八徵?

姜子牙:知之有八徵。一曰问之以言,以观其辞;二曰穷之以辞,以观其变;三曰与之间谋,以观其诚;四曰明白显问,以观其德;五曰使之以财,以观其廉;六曰试之以色,以观其贞;七曰告之以难,以观其勇;八曰醉之以酒,以观其态。八徵皆备,则贤不肖别矣。

周公旦:太公望以此任人唯贤、唯才是举,齐国得无欲称霸列国乎?

姜子牙:非也。齐国乃诸夷所在,若强行周礼,则必抵触,不利治国安邦。我故从俗简礼,不强制干涉诸夷内政,创其新制,又不太过悖离周礼。

周公旦:善哉,太公望治齐之策也。

画外音:据《汉书·地理志》载:“齐地负海潟卤,少五谷,而人民寡。”

《盐铁论》则说:“昔太公封营丘,辟草莱而居,地薄人少。”

因齐国自然环境恶劣,姜太公故此因地制宜,在展黍、稻农耕同时,又大力展冶炼、丝麻纺织及渔盐业;还大力展商业,与列国通货外贸。由是百年之后,齐国冠带衣履畅销天下,鱼盐流通列国,成为大国富邦。

殷商灭亡第四年,周武王十五年,姬忽暴疾,驾崩于岐周都城镐京宫中。临终托孤于太师姜尚、周公旦,指命儿子姬诵承继天子之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