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小说网>华夏集简介 > 第八十一集 超级间谍

第八十一集 超级间谍 (第2页)

作者:背砍刀诗人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刺客:你却不知,刺杀苏秦者,正乃是某家!

守吏闻言大喜,因执其入宫,往见湣王,报说凶手自承其事。齐王便命司寇严刑鞫之,尽得背后主使之人,为此诛灭卿大夫数家。群臣见此,无不惊骇。

大夫甲:苏秦虽然身死,犹能用计自报其仇,可为鬼谷奇智,卓而不凡!

大夫乙:此所谓机关算尽,反误自身。

大夫甲:此言何解?

大夫乙:其虽智计不凡,然而己身不免被人所刺,后又落得身异处,却是为何?

大夫甲:小弟不知,诚请指教。

大夫乙:此岂非朝燕暮齐,为人反覆不忠之果报耶?

大夫甲:吓!

果然如此。

苏秦死后未久,其门客便向齐王告,说苏秦果是燕王所派间谍,谋弱齐国。齐湣王始悟苏秦之诈,自是复与燕国结仇有隙,时刻欲图报复。

苏代闻说此事,乃往说燕王:齐王已知我兄乃是燕国间谍,心中怀愤,欲兵攻燕。

燕昭王:如此奈何?

苏代:如今齐强燕弱,不可与战。依臣之计,不如请纳质子,与齐言和。

燕王:便依先生,请为寡人谋之。

于是便使苏厉引质子至齐,卑辞言和。

湣王允纳燕国质子,但犹恨苏秦不已,欲杀苏厉。

苏厉奏道:燕王闻说大王仇燕,本欲以国依秦,是臣兄弟力陈大王威德,以为事秦不如事齐,燕王故使臣纳质请平。大王奈何以疑死者之心,而加生者之罪乎?

湣王闻言,转怒为喜,乃厚待苏厉,使为大夫,而使苏代留仕燕国。

苏秦死后未久,齐宣王后无盐氏钟离春便施骊山门奇术,闭气诈死。齐湣王为之举哀,金棺玉椁厚葬。七日之后钟离春遂解闭气还阳,掀开棺椁,出离墓室,还归渭水骊山。

骊山老母见徒弟还归,喜不自胜,因将掌门之位传于钟离春,闭关坐化,升仙而去。

钟离春继承掌门之位,是为第十二代骊山老母。因派弟子往云梦、黄山,拜见王禅、王敖二位祖师,告以苏秦身死之故。

二祖闻报,各自叹息:天数如此,谁能挽之!

乃于山上设祭招魂,将张仪、苏秦灵牌供于鬼谷诸仙之阁,名列长门师兄之位。由是王敖老祖来至云梦山,与孪生兄长王禅相见,各自闭关百日,掐算过往将来之事,测出鬼谷门六十四代掌门名字,录于兰谱,名为《鬼谷历代掌门谱序》:

创派祖师王禅,道号鬼谷子;二代祖师,田齐军师孙膑;三代祖师,燕国上将军乐毅;四代祖师,齐国徐福;五代祖师,济北黄石公;六代祖师,汉留侯张良;七代祖师,汉丞相陈平;八代祖师,汉淮南王刘安;九代祖师,汉御史大夫晁错;十代祖师,汉大将军卫青;十一代祖师,汉太傅疏受;十二代祖师,汉大司徒邓禹……

两位老祖一人一句,随口说出六十四位掌门名讳,相视大笑,轻松愉悦至极。

徒孙膑耳听祖师口诵,援笔立就。复誊写两份,一份刻于竹简,置于云梦;一份书于绢帛,由王敖老祖携归黄山。

王敖拜别兄长王诩,便携绢帛兰谱,北归曲阳黄山。

此后王诩便金盆洗手,将授徒大业交付长门大弟子孙膑;王敖老祖好强斗胜,依然亲自授业,其后又招不少贤徒,最出色者两人,一个是秦国王翦,一个是赵国李牧。

镜头快进,复说列国之争。

楚怀王再被张仪所骗,退出合纵,复与秦盟。齐、魏、韩三国闻而大怒,由是合兵伐楚。秦国出兵救援,三国不敌,只得退兵。

秦国却不肯就此罢休,乘势攻取魏国蒲阪、晋阳、封陵,复取韩国武遂。

赵武灵趁齐、秦相争之际,攻取河北宗氏、休溷诸貉之地,设九原、云中二郡。

魏、韩屡败于秦,只得认输求和,魏襄王、韩太子婴入秦朝见。

楚太子横自秦国逃回郢都,秦楚两国自此交恶。

齐、魏、韩闻说秦楚交恶,再次兵攻楚;齐派匡章为将,魏派公孙喜,韩派暴鸢,共攻楚国方城,杀楚将唐昧。韩、魏由此取得楚国宛、叶以北诸地。

唐昧部将庄蹻率军叛变,一度攻下楚国都城郢,将楚国分割成几块。

楚怀王大惧,由是遣使请和,并遣太子横为质于齐国。

此时在今阿尔泰山以东鄂尔多斯高原,兴起一个游牧民族,秦人谓曰匈奴。

当齐、韩、魏联军,与宋、秦、赵联军东西对峙之时,匈奴以头曼(今五原)为中心,进入河套地区,势力达至秦、赵、燕三国边境。

匈奴祖先,乃是夏后氏苗裔。夏桀之子淳维,或曰獯鬻,居于华夏部落边北,随其水草丰美之外游牧。商朝鬼方,西周猃狁,春秋戎狄,战国之胡,都是后世所谓匈奴。

秦昭王有吞灭山东六国之志,闻说楚王质其太子于齐,疑其背秦向齐,不由大怒。乃使樗里疾为将,兴兵伐楚。楚怀王使大将景缺率兵迎战,景缺出战不胜,兵败被杀。

败兵之讯传至郢都,楚国上下一片惊慌。正在此时,秦昭王使至,遗怀王书云:

寡人与王,约为兄弟,结为婚姻,相亲久矣。王弃寡人而纳质于齐,寡人不胜其愤,是以侵王之边境,然非寡人之情也。今天下大国,惟楚与秦,吾两君不睦,何以令于诸侯?寡人愿与王会于武关,面相订约,结盟而散,还王之侵地,复遂前好,惟王许之。

楚怀王览书,即召群臣计议。

屈原进言:秦乃虎狼之国,楚屡次见欺于秦,大王若往,必不使归。

相国昭睢:屈灵均之言是也。王其勿行,兵自守,以防秦兵为上。

大夫靳尚:臣谓二公之言不然。楚惟不能敌秦,故兵败将死,舆地日削。今秦王主动欢然结好,求之不得。而复拒之,倘秦王震怒,益兵伐楚,奈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