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小说网>华夏集原文 > 第五十三集 晏子使楚

第五十三集 晏子使楚 (第2页)

作者:背砍刀诗人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时当冬月,天降大雪,积深三尺有余。楚兵常在淮南,不耐北国寒冬,且身披铁甲,手执兵器,顶风冒雪,愈加难挨。

周灵王身穿腹陶裘,外披翠羽披,头顶皮帽,足踏豹皮靴,立于中军帐前,连声赞道:好雪景也!

士兵闻此,无不心寒。右尹郑丹见将士渐病,又恐京都出事,便劝班师。灵王初时不肯,后见冰天雪地,新鲜劲已过,也无甚好玩,便即心动,于是听从郑丹。

正欲传令拔营,却见一骑快马踏雪驰至,瞬时到到近前,下马拜倒,却是传驿斥侯。

斥侯:禀报大王,万千之喜。

楚灵王:喜从何来?

斥侯:司马督引兵伐徐,初获大捷。

楚灵王闻报大喜,以为徐国早晚可灭,于是便止班师。竟至冬去春来,留连忘返。

便在此时,正如郑丹所料,郢都果然出事,生巨变。

镜头闪回,楚国郢都。

自蔡国被灭,楚公子弃疾被灵王封为蔡公。蔡国大夫归生之子,名唤朝吴,表面臣事弃疾,暗地谋复蔡国,与其家宰观从日夜商议。

观从者,蔡故大夫观起之子。因父亲于二十年前被楚康王车裂,故对楚国恨之入骨,欲报此仇。朝吴对观从极力厚待,使为家宰,故而共议复蔡灭楚,同志一心。

这一日,二人又于内室密议。朝吴说道:楚王伐徐,驻兵乾溪,远离郢都千里之外。我可趁此,谋复蔡国否?

观从:可也。但欲要复蔡,须先乱楚。

朝吴:若欲乱楚,计从何出?

观从:今楚王黩兵远出,久而不返,内虚外怨,此天亡之日也。当初熊虔弑侄郏敖自立,其弟子比、子皙、弃疾,心皆不服,因力不及,只得屈从。公子若假传蔡公弃疾之命,召子干、子皙共谋,则楚必乱。逆虔子围领兵在外,倘若巢穴已毁,归之不得,不死何为?比及楚国易主,蔡国自然可复矣。

朝吴:此计甚妙!

卿真乃旷世奇才也。

乃依观从之谋,伪造蔡公弃疾密书,遣心腹家人为使,分别前往晋、郑二国,呈送子干、子皙两位公子。二公子览书,见其中言道:

侥父王之幸,长兄阴灵护佑,弟得为陈、蔡二公。今逆兄熊虔率军攻除不下,远离郢都,此诚千载良机,不可失也。弟愿以陈、蔡之师,迎二兄归楚,以拒逆虔,复夺父兄之位,并报兄子郏敖之仇。书不尽言,见使之面,来蔡国相会为要。

子干、子皙逃亡在外多年,早欲返国,览书大喜,皆随信使至蔡。朝吴已带家甲及车乘在蔡郊相候,对二公子倍加礼敬,以君臣大礼参拜。

子干不见兄弟弃疾,惊奇问道:我弟蔡公何在?

朝吴再拜请罪:迎接二位公子入蔡,还楚都夺位,其实乃是在下之谋,蔡公实未有命,且不知其事也。

子干、子皙闻而大惧,欲走无路。

朝吴说道:二位公子休慌,且听在下详说利害,再议是否当为可也。

子干:你说,你说!

朝吴:今楚王佚游不返,率大军远离京都千里之外,天气酷寒而不恤三军,徐国又久攻不下,则将士离心,其事必也。因大军在外,国中便即空虚无备。蔡洧名助楚王世子守城,然与楚王有杀父之仇,必以楚国有事为幸。二子既来,若与在下共同说服蔡公,以陈、蔡之众袭楚,则取郢都,如同探囊取物。楚王之位,惟你兄弟三人议之可也。

子干、子皙:闻卿之言,倒似有理。

朝吴:二公子若存疑虑,臣愿与公子歃血为盟。

两位公子同意,遂即订盟约誓,约以蔡公弃疾为。盟罢,加书于牺牲之上埋之。

朝吴遂引二公子进入蔡城,来见蔡公。弃疾正在早餐,猝见二兄长入堂,又见朝吴带兵随后,不由大惊,便欲离席趋避。

朝吴大步上前,执其衣袂,说道:事已至此,公将何避?

子干、子皙上前跪倒,大哭道:逆虔弑兄杀侄,又放逐我等,十二年矣!

今其无道,天怒人怨,已遭天弃。我二人此来,便欲借汝陈、蔡之兵,为报兄侄之仇而已。倘若大事成就,情愿将王位归属贤弟,我二人愿为臣属。

弃疾自幼害怕灵公,还在犹豫。

朝吴见此,知道劝将不如激将,于是说道:臣以蔡公名义,召二公子自晋、郑回,并歃盟于郊,坎牲载书,不容更改矣。此谓箭在弦上,不得不。

弃疾叹道:此是不曾渴睡,反被人抱上床榻者也!

便听命二兄,朝吴筹划而行便了。

朝吴大喜,乃大檄文,张贴四门:楚王虽灭我国,蔡公许复我祀。惟助蔡公复楚为君,方免宗祀沦亡。我等蔡人,自备兵戈,一同入楚!

蔡人闻此,来日俱集,各执器械,集于蔡公之门。弃疾至此,不得不。遂聚合蔡军,并子干、子皙部从,起兵先;复遣观从为使至陈,往调穿封戍兵马。

观从奉命至陈,方知穿封戍已死,乃用夏徵舒玄孙夏啮为将,率引陈人来会。

蔡公:使朝吴率蔡人以为右军,夏啮率陈人为左军。星夜兼程,望郢都进!

楚都守尹斗成然闻说蔡公带兵伐郢,立即倒戈,率本部军迎于郊外。令尹薳羆欲敛兵设守,早被蔡洧大开城门,将陈、蔡之师放入进来。

楚国人皆恶灵王无道,空巷列队,以迎蔡公。薳羆不能入宫,只得回家自刎而死。

蔡公引兵进入王宫,杀王世子禄及公子罢敌,欲奉公子干为王,子干固辞不肯。

弃疾固让:长幼之序,不可废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