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赴任 1 (第1页)

作者:寒江钓客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丧事过后,刘景仁早已把打针这件事忘得一干二净。

他心中很明白:他思念妻子李萍萍,看到酷似妻子的徽媞,常常忘乎所以,高兴之余,有时难免词不达意,举止失措。也正是因为思念妻子,他也慢慢喜欢起徽媞来。可是他将这份喜欢深深压在心底,他从来没有想过要娶徽媞做自己的妻子,因为他有妻子,再说徽媞身份高贵,他哪里高攀得上!

可是他怎么也没有想到,打针这件事,会给他的生活带来一连串意想不到的痛苦和难以言说的快乐,这是后话,暂且不提。

万历四十八年五月二十八日,密云军城戒备森严,城楼上的边军换上崭新的鸳鸯战袄,手执长矛静静地立在城头,夏初的暖阳照在身上,给他们镀上了一层淡淡的金光。

城楼下密云卫的各级官员早已等在路边,轻声交谈着一些最新的消息。今天是他们新的指挥使上任的日子,一些好事的官员早已打听到,他们的新指挥使大人,虽然在萨尔浒打过仗,可是并没有什么带兵的经历,不过听说是皇上亲口恩准的,一定有什么了不得的靠山。

太阳升到一杆子高了,远处的官道上奔来几辆马车,一辆打前站的马车跑过来,车帘掀开,一位身穿青布长袍的老者探出头来,吆喝道:“大家不用迎接,巡抚和将军马上就到,会在指挥使府等候大家。”

官员们认得,来人正是宣府巡抚张经世的幕僚许先生,又赶紧作揖回礼。

车队并没有在城门口停留,迎接上司的各级官员又急忙前去指挥使府。

宣府密云卫指挥使府在密云军城最宽的严管街——镇远街上,这时指挥使府的大门敞开着,两排身穿藏红色鸳鸯战袄的边军神态威严的站在那里。

车队到门口停下来,先下来的是第二辆车上的一个文官,他穿着绯色官袍,胸前缀着松柏白鹤补服,正是宣府巡抚张经世,紧接着从第三辆马车下来的是一个头戴镶银双翅兜鍪,身披软甲,左肩斜披着绯红官袍的武官,正是宣府都指挥使司指挥使吴威,最后从第四辆马车上下来的是一个穿淡红官袍,胸前缀着祥云熊罴补子,头戴乌纱面色白皙的一个年轻官员,正是新任密云卫指挥使刘景仁。

三个人一边说笑,一边朝大门里走。

大门两边的警卫望见三人走上前来,双腿并拢,右拳击胸,“啪”

的一声,行了一个标准的晋见礼,巡抚张经世挥了挥手,指挥使吴威和刘景仁,右手抚胸,轻轻颌。

三人在指挥使府的后堂坐定,副指挥使贾南征给三人续上茶水,张巡府把贾南征介绍给刘景仁,又和都指挥使吴威开了一句玩笑,然后轻轻啜了一口茶水,亲切的对刘景仁说:

“刘将军由京官变成了外任,可能还不习惯吧。这里离京城虽不太远,可是也有一天的路程,褚事多有不变,还望多多体谅!”

“景仁可以把家室接过来嘛,听说你租住在京城,生活甚为节俭。住在指挥使府,生活上毕竟要好一些。”

指挥使吴威,话说的很直接。

“谢两位大人关照,景仁初到密云,想熟悉熟悉当地的情况,理清了政事的头绪再说。”

刘景仁站起身来,躬身行礼。

“刘将军不必多礼,你离京前,太子府专门来信函要对你的生活多加照顾,我和吴将军只怕有所不周,有什么需要你直接给我们打个招呼就行。”

张巡抚非常和蔼。

“太子日理万机,没想到还能关照到我的调任,下官心中十分感激,现在又劳动两位大人辛苦跑一趟,景仁非常惭愧。”

刘景仁抬手抱拳对着北方拱了拱,说。

“将军,各部官员已经在正堂集合完毕,请将军前去训话。”

密云卫指挥同知任豪杰探进头来插话道。

“走吧,先去正堂吧。”

张巡抚站起来招呼道。

巡抚张经世来到正堂,端坐于正堂正中,刘景仁坐在西的第一张椅子上,他的身旁是副指挥使贾东征,指挥使吴威坐在东,旁边是指挥同知任豪杰。堂下分布着东西两列椅子,上面分别端坐的十几位密云卫的属官。

这时太阳已经升到半空,清暖的阳光洒在庭院里,淡红的光芒正把院中老榆树的影子斜洒在门槛内的青砖地上。

刘景仁扫了一眼堂屋,在一片或深或浅的绿色袍服中,黄耕云缀着土蓝色布丁的袍服依然显得那样抢眼。

“接兵部命令,刘景仁将军接任密云卫和密云后卫的指挥使职务,密云卫地处京城之北,向为京城之钥,担任着防卫北方强敌——蒙古的重任。同时建设密云城,做好古北口的防务同样任务繁重、责任重大,希望各位将官在刘将军的统一指挥协调下,把密云建设好,特别是古北口这个通往蒙古和辽东的重要通道,一定要建设好,容不得半点马虎。”

巡抚张经世言简意赅的宣布了刘景仁的任命和他的主要任务,随后有严肃分析了当前的形势。

“成化以来,土默特蒙古与朝廷离心离德,蒙古各部屡次骚扰宣府门户,每一次进攻当其冲的就是古北口,在每一次侵扰中都有土默特的影子。特别是萨尔浒之战以来,我军在辽东战场屡次失利,好几个蒙古部族更是直接参与了对辽东官兵的进攻。对我辽东战局形成了重大不利影响。希望各位将官认清当前形势,切实做好密云卫的防务工作!”

张巡抚的讲话有板有眼,使刘景仁仿佛闻到了后世集团老总做报告的那种味道。

“满人是人,我们汉人也是人。哪个不是两条腿下边夹着一个卵?我们宣府没有孬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