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回门 (第1页)

由于武慕青的婚事,风行山庄再生稻的收割迟了几天。

在大婚后第二天,东方宇告了假,陪同大司农朱晨运和司农少卿卫晨,一起去了风行山庄。

庄子里的农户们,已经准备好了工具,就等他们到来后,好开镰收割脱粒。

经过两个时辰的紧张忙碌,这里的产量终于被统计了出来。

平均亩产七十斤,加上原来的每亩二百六十斤,加起来总计三百三十斤。

朱晨运大喜过望,虽然之前武县令上奏过,但眼前却是实打实的看到了。

说回去后就向圣上禀报,并且明年在合适的地方开始推广。

随后又跟着东方宇看了下大棚,由于才十月底,到年还有两个月,气温还不怎么冷,大棚里并没有生炭火。

朱晨运他们走进去后,觉得里面暖洋洋的,跟春末的温度差不多。

土豆种下十几天了,也已经了芽,看起来长势不错。

“长风,你这再生稻和土豆,能让天下百姓能吃饱饭,不会再饿死。

这不世之功,堪比开国大将啊。”

朱晨运真诚的赞叹道。

“朱大人过誉了,这是长风无心而得罢了。只要百姓们不再为饥饿而流连失所,长风就感到莫大的欣慰。”

“长风不必自谦,年后这批土豆收获后确认了产量,本官自会为你请功。”

“那就多谢朱大人栽培了。”

东方宇施了一礼后又说:

“朱大人,下官有个小小的建议,不知能不能说?”

“长风直说无妨。”

“下官觉得,目前大月还没有一本书籍,完整的记录咱大月朝各地的作物情况。

下官想,朱大人是否可以牵头,编制一本作物大全,涵盖大月朝的各种主粮作物的种植,防虫,施肥,生长习性等方面。

除此之外,也可加上一些种植和收割作物的器械,包括器械的制作方法,如何使用等等。

如此书籍一旦编纂完成,天下百姓可以此为指导来耕作,对大人也是一件功德。”

东方宇把编制农业大全的想法,告诉了朱晨运。

目前也只有他这个大司农,可以有能力做这种大事。

朱晨运听完后,沉思了良久,重重的点了下头,说:

“长风所言甚是,之前倒是本官失职了,本官回去后,会仔细思量,上奏朝廷。

如真能编纂如此一本巨作,长风功不可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