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看房 (第2页)

作者:寒江钓客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穿过天井,走上台阶,前面是五间正房,沿着天檐向北穿过一个圆门,在向东一拐,是一个不大的后院,只有三间略低的房子。景仁想起了家里院子的格局,知道大同这边大多是这种格局的四合院,已经不错了。

“这栋院子,价格要多少?”

刘景仁问道。

终于问到价格啦,牙侩知道今天可能有收获。“院子一百八十两银子,承办民票官票要五两银子,一共一百八十五两银子。”

“奥”

刘景仁应承了一声。

“今年物价腾贵,像这样的院子行价是二百一十五两起价,本县县丞升迁太原,急于脱手,价格已经很优惠了。”

牙侩赶紧解说道。

刘景仁知道价格并不贵,只是这种老式的院子他看不上,他转过头询问似的看了慧娴一眼。

慧娴高兴地点点头,父亲做官多年买的也是这种四合院,能买到这种院子慧娴已经很满意了。

“再看看孔庙附近的那座吧。”

景仁吩咐道。

坐上马车,沿着辅街往南走,穿过两条东西街道,再往东拐了一箭之地,街道变得宽阔起来,南北两边栽种着怀抱粗的塔松,松树后面是一列高耸的红砖墙,墙内是一个挨着一个大院子,梅树、梓树、槐树,以及各种叫不出名字的树从院墙上伸出寂寞的枝条。

“到了。”

牙侩说。

“前面隔着两户人家就是孔庙。”

牙侩一边说,一边走过去掏出钥匙,打开门。

大门翘檐高翘,门廊宽阔,两边是倾斜向内的雕墙,上面阔达的斜砌青砖上各雕刻着一副“五子登科”

、“麻姑献寿”

的浮雕。大门红漆斑驳,正中两个硕大的青铜貔貅铜,下坠两指粗的铜环,门底两边摆放着鼓形石雕,雕刻着“高士赏雪”

“喜鹊登梅”

等图案,石鼓上有一对儿憨态可爱的石狮子,雄狮脚下踩着绣球,雌狮脚下踩着一个石狮子,胸脯上还爬着一个更小的石狮子。

推开门,当面是一个青砖照壁,中间建有一笼四周青石滚边,上面青石翘檐的佛龛,两边是红砖青顶各三间面北的下房。转过照壁,一眼望去,一个种满了各种树木花草的大院子,中间是一道青砖铺地的宽阔大道。

往前走,北面是一个青砖垒墙、拱形门窗的七间两层小楼,房顶龙形兽脊、屋檐上翘,中间鱼鳞状排列着青瓦屋面,屋檐前伸,遮挡着下面的楼体,小楼两侧各有小路通到后面的院子里。

小楼两边建有两间前伸的厢房,各有楼梯通向二楼,沿着木雕楼梯走上去,二楼上走廊宽阔,也是拱形门窗,上雕喜鹊缠枝、牡丹呈祥等镂空窗框,墙面贴着彩绘细绢,房内入深大概有八、九米,本色木柱,雕木包边,内壁也用细绢贴面。

“这座庭院是姓罗的一位客商的,因北方战乱,生意凋惫,不得已转归南方老家,方才脱手这个院子,院子占地有五亩大小,房子不多,大多是山石树木、流水回廊,院子建造的很讲究,价格也贵,主家要八佰多两银子。因为不太实惠,搁置了好多年都没卖出去,后来价格降到了伍佰多两银子。”

牙侩边说边往后院走。

转过东边的月洞门,沿着碎石铺就的小路,前面是引来的一道活水,水不大,潺潺的流淌,经过一个亭子,建造了一个曲折的水潭,水潭后面是红砖绿瓦、镂空雕窗的三间水榭,两边是高大的荔树、红桫和水杉。

看到这里刘景仁已经很满意了,这位南方客商在这萧瑟苍凉的北地,用尽心思营造出家乡的况味,心中的寂寞可想而知了,他忽然有一种他乡遇故知的感想,南方虽遥,他依然可以回家,可是隔着几百年的时间,他的家又该怎么回去呢?

他又看了看楼上楼下的房间、门窗,入深都很大、用料扎实,有一种现代房屋的感觉,很不容易了。

“价格还有空间吗?”

刘景仁问道。

“伍佰两银子最低啦,再加十两的承办费很划算的。”

牙侩应承道。

“伍佰两,一口价。”

刘景仁决断道。

“行,五百两就五百两,咱就说定了,我这就找主家来走手续。”

牙侩兴高采烈的说,“你们俩个先等一等,四处看一看。”

一边说一边高兴的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