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小说网>明朝那些事 > 第134章 男子心善施舍道士一块宝玉道士说 你大难临头而不知

第134章 男子心善施舍道士一块宝玉道士说 你大难临头而不知 (第3页)

作者:为情所赞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张二本想说昨夜塞帕子回去,又怕说出口后这等香艳之事有损公子名声,他对自己恩重如山,岂可恩将仇报?

他只称冤枉,却不说昨夜他伸手入怀的原因,既无其他人证物证,又无法说出失窃的玉镯在哪里,谁看了都觉得他做贼心虚。

知县大人勃然大怒,说不打不认罪,打了他二十大板。

张二被打得鲜血淋漓,依旧不承认自己偷过东西。

知县大人吩咐衙役拖他进监狱。

午后,张钧酒醒,听管家提起玉镯被盗一事,还说已经拿着他的帖子到衙门递了状子。

张钧隐约记起前事,连忙吩咐管家去张二家报信,就说自己请张二到家帮忙做点事情,需要三天,让管家安排好张二娘亲的饮食起居,自己则备了份厚礼,赶到县衙,替张二说情,说当初他连价值千两的宝玉都要还给自己,又怎会偷窃四百两的玉镯?

他相信张二的人品,此事定有误会,玉镯可能自己酒后丢了,或者被其他人偷走了。

他请知县大人给自己三天时间,一定将此事查个水落石出,拜托不要为难张二,并请来叶大夫张二诊治。

知县大人平时受过他不少好处,一一点头答应了。

张钧去牢里探望,说自己醉酒,连累张二哥受了无妄之灾,十分抱歉,请他在牢里安心养伤,三日后,一定让他堂堂正正走出牢门。

张钧吩咐其他人盯住张安,现他花钱大方,偷偷在外头养了个相好,每日都携酒提肉过去一趟,听说有时候还买金戒指银簪子什么的。

张安每月不过一两银子,哪来的金银?

管家抓住了张安质问,他侍奉公子多年,为何背着公子干这样的事情?

张安不服,说公子漫天撒钱,连不相干的小贩都能得到他的宝玉,自己拿点来花花,又有何不可?

“那是公子的钱,他想怎么花是他的事情,你身为仆人,就该做好你的本分!

不问自取,便是偷,诬陷他人,便是毒!”

管家将张安送到县衙,张安认罪,张二无罪释放。

张钧在本城最大的的酒楼请张二喝酒,赔罪,要与他结为兄弟。

张二连连摆手,说不敢不敢。

张钧斜眼道:“张大哥是不敢,还是嫌弃小弟?”

张二说贫富悬殊,又多次蒙他大恩,不敢不敢。

张钧笑道:“整个庆云县数小弟最有钱,以大哥高见,小弟岂非不配有朋友?况且虎落平阳,绝非一辈子困在平地,自有再上高山时,大哥又何必妄自菲薄?”

张二听闻这话,不由一怔,他原本以为张钧是个仗着祖上家产肆意抛撒的败家子,原来还有这一面,连忙起身朝张钧做了个长揖,说承兄弟贵言,大丈夫在世,定将顶天立地。

张钧见他不再推辞躲避,心中大喜,拉住他的手,道同姓相亲,要与他结拜兄弟。

两人说了年龄,原来张二比他大三岁。

结拜完毕,张钧要带他回家拜见嫡母吴氏,张二说家中老母病弱,离开太久,怕她担心。

张钧一听,倒是自己欠考虑了,便说连同伯母,一块接到家里住一段时间,一来伯母可以陪自己娘亲聊聊天,二来张大哥也可以休息一下,该读书读书,该习武习武。

张二说向来锦上添花的多,雪中送炭的少,公子多次慷慨解囊,已经是很大恩情,奉养老母,乃是自己的责任,不想假手他人,当自己是大哥的话,就顺自己的意思吧。

张钧虽被满城人视为混世魔王,却从不勉强别人,吃过饭,便送张二回家了。

从那天起,贫富悬殊的两位异姓兄弟,往来不绝,张钧常常去张二馄饨摊那里吃馄饨。刘六爷等其他地痞也知道张二是他关照的,明面上不敢欺负。

谁知张钧财富太多,早引起了刘六爷等人嫉恨。

刘六爷想了个绝户计,重金买通刚刚被抓的牛头山山寨二当家郭海,在知县大人面前攀咬张钧,说他是窝主,抢来的财宝都藏在他家里。

可怜张钧早上酒还没醒,就被抓走了,吴氏吓得只叫了一声菩萨儿,当场晕死过去。

张钧不承认自己认识什么牛头山二当家,而郭海则一口咬定,自己与他多次往来,张钧身边小厮张安可以作证。

知县大人下令,从牢里把张安拖出来,张安表示,公子的确多次派遣自己上牛头山,郭海娘子生日,自己还去送过一对玉镯子,因消息有所泄露,公子以为是自己出卖了他,便诬告自己偷玉镯,把自己送进监狱。

“大人,他在撒谎!

小人冤枉!”

张钧喊道,谁知知县大人面色一沉,重重拍了惊堂木,喝道:“大胆张钧,事到如今,还敢狡辩,还不快快如实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