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就餐4 (第1页)

作者:十里木樨林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刘敏见折御忠紧紧抓住张敬的双手说出“折某从府州赶来,找的就是张老弟这样的人”

的话,狐疑地瞥了他一眼不明事理地问“少将军从府州赶来?府州不就是陕北地面府谷县吗?”

刘敏说着停了筷子定定神道“府谷县属于陕西省榆林市,人们习惯称呼那地儿为陕北;府谷是陕北最北边的一个县,北边挨的是内蒙古自治区;东边隔条黄河跟山西省相望!”

刘敏扬扬洒洒地说着,折御忠、张敬、火爷爷三人全都瞪直眼睛凝视着她。

北宋太平兴国年间,朝廷还没有分省;行政区划是路、州、府、县,刘敏讲的陕北、陕西省、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折御忠、张敬、火爷爷三人当然不知道是什么。

刘敏见折御忠三人用诧异的眼神盯看着自己,“哦”

了一声才觉自己讲的是后世话;后世的华夏大地才有陕西省、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这样的行政区域!

没错,刘敏讲的是后世二十一世纪华夏的行政区域;但府州就是府谷县,名称变来变去,方位和地域却没有变化;依旧是黄河西岸的一个县级行政区域。

不过后世的府谷县可不简单,由于境内现煤田和油气;是个富得流油的地方。

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居全国百强、西部十强,国家卫生县城、全国文明县城、省级民营经济转型升级试验区和中国产业百强县、全国金融生态先进县、中国最具投资潜力特色先进县、省级园林县城、省级环保模范县城、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中国低碳生态十强县、全国生态文明先进县、陕西省卫生县城,陕西省平安县城,陕西省十强县位居三甲。

府谷自然资源富集,国家级陕北能源化工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西煤东运、西电东送、西气东输”

的重要枢纽。

后世的府谷县归陕西省榆林市管辖,地处秦、晋、蒙接壤地带;北边是内蒙古自治区准格尔旗和伊金霍洛旗,西南是榆林市的神木县;东边隔一条黄河与山西省河曲县、保德县相望。

赵宋一朝(公元96o——1279)府谷为府州领府谷县;宋徽宗崇宁元年(11o2)改为靖康军。

宋徽宗政和五年(1115)赐郡名荣河又改为保成军,置麟府路军马司;以太原府代州路钤辖领,属河东路;为朝廷的重要关隘,在抗辽御夏中挥了重要作用。

五代至北宋,黄河上游一带的民族矛盾十分尖锐和复杂;政治风云变幻无常。

府州处于北上南往,东进西出的要服地域;契丹、突厥、西夏诸族的铁骑在此纠缠、搏杀莫衷一是。

五代十国时的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乃至契丹、北汉、北宋、西夏都在这一地区建立过自己的统治政权。

折氏家族就是在这种社会大动荡,狼烟四起的年代崛起于黄河以东的云中;尔后迁徙至府州折屈寨。

折氏迁徙府州后世世代代控扼西北要服之地,是中原王朝赖以存续的坚实屏障。

折氏徙居府州的年代相当久远,唐武德年间公元618——626年;折氏曾以土着强宗的地位被任命为“府谷镇遏使”

——镇遏使就是守护边关的将领,为朝廷的官员。

折氏徙居府州的时间大约是南北朝后期,五代诸国与北宋为减轻西顾之忧;皆许折氏父子兄弟相传,袭其世职。

有名有姓有事迹可考的折氏传人,最早可推唐代末年的折宗本;任振武军沿河五镇都知兵马使。

这位折氏先人号太山公,在当地颇有威望,因其所居,人争附之。

晋王李克用为河东节度使时知太山公可付以事,收隶账下,凡力所不能者,悉命统之。

折御忠听刘敏讲了些自己不明不白的话来,愣怔一气子后回过神来;十分洒脱地切了一块云英面送进嘴里咀嚼着嘻嘻笑道“敏姑娘没有说错,小可是从府谷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