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石泉城3 (第1页)

作者:十里木樨林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公元7世纪8世纪的吐蕃帝国,是一个能和唐朝以及阿拉伯帝国掰手腕的级大国;然而在唐朝末年随着唐朝边军对吐蕃的打击以及吐蕃内乱,吐蕃帝国走向衰落。

赵匡胤建立北宋政权后,吐蕃诸部蚁聚于凉州(甘肃武威)归潘罗支统领,号称六谷番部。

六姑番部远在河西地区,北宋秦风路、成都府路以西的广大地域被林林总总的吐蕃部落占领,他们名义上服从潘罗支;但我行我素的时间居多。

李继迁认为这是一个极佳机会,如果他通过茂州石泉县的同宗族群西南羌将周边一带的吐蕃部落拉拢过来跟党项人形成统一战线,那么灭辽亡北只是时间上的问题。

因此,便就率领1oo死士乘骑3oo匹战马从无定河奔驶而来。

这时候的时间是公元98o年,宋太宗太平兴国五年;篡夺皇位后的赵光义忙着吞并北汉,得到北汉骁将杨业后任命其为代州刺史,杨业在雁门关打败契丹军队;杀其将萧咄(duo)李。

这一年李继迁17岁,他觉得宋辽两家打得正酣;而西南方面空虚,正是自己展实力的大好时机。

17岁的李继迁便有如此宏远的大志,其狼子野心窥一斑而知全豹。

刘敏和火爷爷来到石泉城,一开始当然不会见到李继迁的;展现他们面前的竟是三面环山中的一处开阔地,开阔地上竟是碉堡式的建筑。

这里是北宋的石泉县,县城就建立在大禹的故乡禹里镇;刘敏于后世二十一世纪时来这里救灾,那是公元2oo8年的汶川大地震,禹王镇的古老建筑几乎被夷为平地。

可是此刻是北宋太平兴国5年,公元98o年;这里的古老建筑还鳞次栉比,这让刘敏激动万分。

刘敏对火爷爷说了声“爷爷,这是石泉城是不是大禹的故乡!”

火爷爷年轻时来过这里,听刘敏如此询问;扬扬手臂欣欣然道“是啊是啊!

这里是禹王镇,华夏治水英雄大禹的故乡!”

“大禹是羌族人!”

火爷爷直言不讳道“禹里镇的百姓尊大禹是他们的祖先,每年有不少祭祀活动!”

刘敏“哦”

了一声,把目光四处盯看着;思考他在后世就一直在想问题大禹是羌族的祖先吗?

大禹如果是羌族,那么炎帝也就是羌族了;而三国时的马、姜维也是羌族人。

从这个层面讲,羌族可谓占了华夏民族的半壁江山。

答案似乎是肯定的。刘敏后世去过关中西府,那里有座姜炎城就是炎帝出生的地方。

炎帝是华夏农业文化的创始人,民间敬奉为神农大帝。

公元前3976年,炎帝出生在渭水流域,炎帝姜姓;姜和羌音近,应该是羌。

后来炎帝姜氏族群沿渭水、黄河流域向东展到河南、河北、湖北、山东一带中原地区,由畜牧逐步转入农耕。

应该说羌族是亚洲最早创造牧业文化和进入农业生产的民族。

公元2oo8年那阵子,刘敏作为医学院的学生参加汶川大地震救灾工作;晚上跟禹里镇的羌族乡亲们在一个帐篷拉呱;乡亲们讲起他们是炎帝部落,祖先是大禹的故事。

大禹是羌族第一个酋长兼巫师,大禹治水,功盖华夏,恩泽九州;羌人为有这样一位祖先而自豪,并奉为天下第一水神,世代崇祭。

四川羌族地区——岷江上游、涪水源头、青衣江两岸均立有大禹庙或禹王宫,任人朝祭,以念祖先祖的千古恩德。

大禹故里石泉县禹王镇,后世叫北川县;有“禹穴”

、“刳儿坪”

、“石纽山”

和禹王庙、禹王宫等古迹圣地,让人瞻仰,以缅怀大禹的盖世功德。

羌族的释比在各种祭礼活动作法请神时,都要恭请大禹。

释比是羌族中最权威的文化人和知识集成者,在古老的羌民族遗留至今的奇特原始的宗教文化里;人们相信万物有灵,信仰多神教,而释比被尊奉为可以连接生死界,直通神灵的人。

施行水祭仪式多在禹王庙、禹王宫里进行。

主祭之神自然是禹王大禹了,届时释比在大禹神像前踏着“禹步”

,跳着“莎朗”

,唱着颂扬大禹治水的伟大事迹,缅怀大禹治水的功德,并祈求大禹佑福羌寨昌盛、六畜兴旺、人寿年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