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夺嫡10 (第2页)

作者:十里木樨林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其次就是让女孩子在宫里学点东西出来能找个好婆家,宫女在宫里尽管是役使但名声好听;最后要是万一被那个当官的看上那就不是几两银子的事了。

被选中的宫女进宫后要接受培训,宫女的培训内容第一是读书写字;第二是女红之类的缝缝补补和刺绣,第三是打扫卫生的注意事项;第四就是教导宫里的大小规矩和礼仪。

培训后要进行考核,考核不合格的就出宫由后面的替补。

宫女进攻培训后优秀者就去伺候妃子,下一等为尚衣,再之后是尚饰,之后就是杂役,绝对的等级制度,之后出宫就可以找个婆家出嫁了。

新宫女对老宫女的称呼是姑姑,那种专门管理新宫女的老宫女有很大的权利,对新宫女可以打骂、责罚。

可以认为新宫女没有出息,配去当杂役,这些老宫女的脾气非常火爆;有气就找新宫女泄,不说原因直接打骂、责罚。

这些新宫女最怕的就是罚,如果是打一顿也就忍忍过去了;但是要被罚就到墙角跪着去了,这一跪指不定要跪到什么时候。

被罚的新宫女经常会跪在地上哀求姑姑,让姑姑打她们一顿。

当然,这些宫女也有一步登天,飞上枝头变凤凰的,如果被皇上看中那就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了。

赵匡胤听完蓝采和介绍完宫女们在宫中的生活情况,觉得她们是一帮值得同情的人;便就摆摆手道“朕在这里坐坐,你们找个地方歇一歇,有事再传唤不迟!”

蓝采和见圣上如此讲,和宫女还有太监齐刷刷给皇上道过万福退到后面去了。

太祖爷便在福宁殿跺起了步子,一边踱步一边把眼睛给大门口那边看去。

晋王赵光义还没到,赵匡胤心中难免有点焦急。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赵匡胤隐隐约约感觉到自己这个亲兄弟跟有点离心离德了。

赵光义做开封府尹时对汴京进行整顿的一系列措施很得当也很合宜,这一点赵匡胤暗中佩服。

可处处表现顺从的胞弟赵光义在迁都洛阳、长安这件事上却跟兄长唱反调,而且是那样的义愤填膺。

那么多大臣竟然跟赵光义一个调,不停地鼓动起哄;这让赵匡胤十分恼火,为此他整整了两个月的脾气。

赵匡胤以为自己了两个月脾气,在洛阳僵持了两个月;赵光义和众大臣会屈服,他毕竟是皇上有一言九鼎的力量。

然而赵匡胤想错了,两个月时间的对峙中;赵光义和大臣们一步也不让,固执己见地表示皇都不能迁移就定在开封汴梁。

赵匡胤突然现自己硬撑下去恐怕会有皇位不保之虞,因此便就让了一步。

赵匡胤不明白赵光义为什么要这样做,大宋的国都建立在汴京一开始只是权宜之计;现在整整过去了16年,16年时间里蹒跚学步的大宋已经成为一个青年;东征西杀所向披靡。

问题是崛起于北方的契丹人国势也是越来越强盛,大宋攻克北汉的战争中契丹人不断地支持刘姓枭雄跟大宋死磕;皇城要是依旧定在汴梁,弄不好那一天会被契丹人的铁骑踏平。

契丹人就是汉时的匈奴、唐时的突厥,可宋朝却没有霍去病和李靖。

汴梁面北是黄河,一过黄河便是一马平川的平原;契丹人的马队一两天时间就能到达黄河彼岸,攻陷汴梁不是危言耸听的大话。

基于这样的态势,为了使大宋江山千秋万代;赵匡胤才计划迁徙国度;第一步迁徙到洛阳,最后定都在长安。

只有把京都定在长安,大宋朝才能长治久安;可是赵光义这个瘪犊子就是你同意。

迁都之事赵匡胤最后让一步了,可赵光义竟然得寸进尺强占花蕊夫人……

喜欢章献明肃皇太后请大家收藏章献明肃皇太后本站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