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夺嫡8 (第2页)

作者:十里木樨林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赵光义感动的出点是汴梁百姓之所以如此自觉地上街清理积雪,是他做开封府时教化的结果。

开封汴梁是当时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大都市,人口过15o多万;而宋朝的繁荣与赵光义做开封府尹时制定的开明政策是分不开的。

《木兰辞》中有这么一段描写“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这是叙述花木兰替父从军前购置物品的场景,凡市以日中击鼓三百响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声而众以散。

此等描写源自《唐六典》对市场的记载,文中直观地体现了隋唐时期的“坊市制度”

古代的“市”

其意就为“市场”

,“坊”

是指居民区。

《木兰辞》描述中颇有意思的是,木兰为什么要奔走于不同的“市”

,而不在同一个地方把东西买齐呢?

是因为在宋代以前,古代商品交易都有固定的场所;按照同类而聚的原则集中。

《木兰辞》中提到的“东市”

和“西市”

分别属于不同性质的商品交易市场,“市”

是设立在县级以上的城市;“市”

被围合在高墙之内。

那时的朝廷都有严格的管理,开市和散市都有时间限制;古代传统意义上的“专业市场”

也是由此衍生,在历史的舞台上崭露头角。

不难看出,古人对商业活动的种种限定也是源自于对儒家思想的尊崇,然而在这种朝廷限制下的城市商业市场极为不自由,人类的商业活动应该是具有自性和主观能动性的。

当固有的市场空间满足不了人们商业活动的需求,且有悖于社会展的趋势时一场酝酿已久的商业市场变革便是势在必行,厚积薄了。

赵光义觉得自己就是引领北宋市场变革的带头人。

赵光义做了开封府尹后,改唐朝时的“坊市”

为“街市”

制度;汴梁街道上的店铺一排排建立起来,肆、瓦、邸、铺纷纷出现。

街市和住宅空间相互贯通,突破了商业空间上的限制;形成店铺云集的商业街。

这种空间上的突破也辐射到城郊外的镇市,汴梁的东十字大街茶坊每五更点灯,博易买卖衣服、图画、花环、领抹之类,至晓即散。

夜市从五更开始,一直持续到黎明;而到了早晨,早市交易又开始了……

喜欢章献明肃皇太后请大家收藏章献明肃皇太后本站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