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节 (第2页)

作者:没有脚的小鸟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康熙见年兮兰秀眉紧锁,仿佛有着许多心事,不禁担忧的问道:“兰儿刚刚在想什么?为何一副很不开心的模样?说出来给朕听听,朕也能帮你排解排解。”

年兮兰恍然发现自己刚才竟然不小心在康熙面前显露了自己的真实情绪,心中不禁一阵慌张,连忙扯出一抹勉强的笑容,柔声解释道:“妾身适才只是想起了腹中的孩子,所以有些担忧……”

一直被康熙与年兮兰遗忘于脑后的刘声芳终于找到机会将憋在心中半晌的另一个喜讯说出口,连忙欣喜的开口禀报道:“请皇上与熙妃娘娘放心,刚刚奴才为熙妃娘娘诊脉之时,发现娘娘腹中的龙胎胎象平稳、一切安好,娘娘只要按时服用安胎药,仔细调养,必定可以保住腹中龙胎。”

年兮兰与康熙听闻刘声芳的诊断,顿时欢喜不已。康熙露出愉悦的笑容,连道三声好;年兮兰更是欣喜的轻抚着尚未隆起的小腹,流下了喜悦的泪水。

由于康熙曾经特意嘱咐过刘声芳,在年兮兰面前只能报喜、不准报忧,因此虽然此时心中尚有些许疑问,但却丝毫没有显露出来,生怕年兮兰得知以后会增添烦忧。

康熙见年兮兰欣喜的落下眼泪,不禁想起刚刚年兮兰情绪变化莫测,与年兮兰平日里温婉娴静的个性大相径庭,连忙向刘声芳询问缘由。

刘声芳恭敬的向康熙解释称怀有身孕的妇人情绪起伏不定实属平常,只要不是情绪过于低落便不需要用药调养。

康熙总算微微放下心来,挥退了刘声芳,继续留在翊坤宫陪伴着年兮兰叙话闲谈。

康熙自年幼之时起便十分勤奋好学,是历史上少有的嗜书好学的帝王。

他五岁即入书房读书,昼夜苦读,不论寒暑。必使字字成诵,从来不肯自欺。康熙又酷爱书法,每日写千余字,从无间断。无论四书五经、诸子百家,康熙均细细研读过。在继位之后,康熙不但没有丝毫倦怠,反而更加勤奋用功,甚至于出巡途中,仍然手不释卷。因此,博古通今、学识渊博的康熙有心想要哄年兮兰开心,自然可以想出无数新鲜有趣的话题。

康熙见年兮兰对历史颇为感兴趣,便挑拣了许多有趣的史实当成故事讲给年兮兰解闷。康熙又担心年兮兰身为闺阁女子,若是自己讲得太过深奥,只怕会使年兮兰觉得无趣。因此,故意改变了以往与皇子大臣们讲话的方式,既没有引经据典、旁征博引,也没有吟诗作赋、卖弄文采,反而只将年兮兰感兴趣的史实讲的生动有趣、深入浅出,并非好为人师,只为搏取佳人莞尔一笑。

年兮兰听得津津有味,每当康熙讲完一段停下来的时候,年兮兰总是觉得意犹未尽,于是便拉着康熙温暖的手掌,不停的央求康熙再多讲一个故事。

直到华灯初上,翊坤宫的寝殿内依然不时的传出康熙与年兮兰愉悦的笑声。

翌日上午,康熙刚刚下朝后便将刘声芳传到乾清宫内,向其询问年兮兰腹中的龙胎可有不妥之处。

刘声芳不敢有所隐瞒,据实回禀称虽然熙妃娘娘此时的脉相看不出龙胎有任何问题,然而皇嗣究竟是否身体康健,还要等到出生以后为其诊脉方能论断。

康熙的一颗心始终悬在半空,无法落到实处,这种感觉难免令康熙有些心烦意乱。康熙起身踱步至窗边,望着窗外碧蓝如洗的天空,忽然微微勾起唇角,暗暗下了决定。

康熙暗暗想道:纵使兰儿腹中的孩子受药物影响,以至不甚健康或是不够聪慧,但那毕竟是他与兰儿的亲生骨肉。既然兰儿一介柔弱女子,都有勇气坚持生下这个孩子,难道自己贵为大清帝王,还不能对自己心爱的女人与孩子多担待一些么?只要自己费心绸缪安排一番,总会有办法护住兰儿母子一世周全。

康熙想到此处,心里忽然轻松了许多。又见今日天气正好,温暖和煦的阳光照在身上十分舒服,便兴起了想要带着年兮兰前往御花园中散心的念头。

☆、第66章,请支持哦*罒▽罒*

母子情深得圣眷,携手散步惹艳羡

康熙主意已定,先将一些要紧的折子批阅完之后,便兴致勃勃的吩咐李德全派遣几个妥帖的宫人先行前往御花园中地势最高的御景亭备好果品香茶。

康熙想到年兮兰如今双眼刚刚有了一些气色,只怕不耐久坐,然而倘若经常闷在寝殿内不出门,对年兮兰的身子又极为不利,于是又刻意命宫人们在御景亭中准备了一个舒适的美人榻,打算陪伴着年兮兰多在御景亭中消磨一些时间,吹吹清凉舒适的秋风,晒晒温暖和煦的阳光。

康熙安排好了一切,便起驾前往翊坤宫,打算带着年兮兰前往御景亭游玩散心。康熙的御驾浩浩荡荡一路向着翊坤宫行去,沿途均未做停留。宫内往来的宫女、太监们见了康熙的御驾行来,均远远的便停下脚步跪地行礼。众人望着御驾行往的方向,有人羡慕、有人叹息,也有人眸光闪动,仿佛有所绸缪。

自从年兮兰双目失明以后,康熙便免了年兮兰的请安的规矩,以免她行动不便而摔倒受伤。康熙刚刚走进翊坤宫,芳蔺与孙嬷嬷等宫婢便迎了上来,恭敬的向康熙行礼请安。

康熙抬了抬手,叫了起,“熙妃可是在寝殿中?”

“熙妃娘娘现在不在寝殿内。”

芳蔺恭敬的上前回禀,望着康熙疑惑的目光,又连忙解释道:“刚刚娘娘用早膳的时候,听奴婢们提及今日阳光很好,便动了心。此时正由芳婉和木槿陪伴着带着二十一阿哥与十二公主在后院晒太阳呢。”

康熙微微勾起唇角,心中暗想:兰儿果然与朕心有灵犀,竟然连这外出散心晒太阳的想法都如出一辙。康熙只带了李德全一人,举步向后院行去。

康熙刚刚走到院中,正欲开口唤年兮兰的名字,却忽然被眼前温馨美好仿若画卷的一幕看愣了神。

只见年兮兰坐在紫藤编制的摇椅上,膝上放着一个较为宽大的摇篮,胤禧与悦宁正舒服的躺在里面。年兮兰一边轻柔的拍着两个宝贝,一边缓缓唱起一首极为动听的摇篮曲。胤禧与悦宁虽然毫无睏意,但却瞪着乌黑明亮的双眼笑眯眯的望着年兮兰,十分乖巧的听着年兮兰轻声吟唱,并且时不时的挥动着藕节似的白嫩手臂,口中发出咿咿呀呀的声音,仿佛在回应着年兮兰的歌声。

温暖的阳光柔和的照射在年兮兰母子三人的身上,给她们美丽的倩影镀上一层浅金色的柔辉。康熙望着年兮兰白净的面容上慈爱温暖的笑颜,恍然发现他的小兰儿已经渐渐长大,那样温暖恬静的笑颜,是深爱着自己孩子们的母亲才拥有的笑容。

康熙动容的望着年兮兰,心中悸动不已。

从初见之日起,康熙便一直都知道年兮兰精致秀美的容貌冠绝后宫,只怕大清国内的女子中亦无出其右者。然而开始的时候,康熙也只不过将这名美貌少女当成是一件美丽珍稀的宝物,抱着志在必得的决心,急不可待的将其收入自己的后宫,使她成为自己的女人。然而与年兮兰相处之后,康熙却发现这名美貌女子频频带给他意想不到的惊喜。而他在征服与宠溺这名女子的过程中,也逐渐对她产生了意料之外的情愫。

然而刚刚温暖宁馨的一幕却深深的烙印于康熙的脑海中,触动了康熙心底沉寂许久的心弦。康熙想起了生母孝康章皇太后温柔的将他抱在怀中时脸上温暖幸福的笑容,亦想起了年少之时心中对于女子模糊而美好的想象。

虽然此时年兮兰只身着一身普通至极的香色家常衣裳,随意挽成小两把头的发髻上除了两支浅碧色的玉簪以外并无其他饰物,然而这普通至极的装扮看在康熙眼中,却觉得素淡如斯的年兮兰有着比以往更加动人心魄的美丽,如同泉水般清澈澄碧,又如同暖阳般柔和温暖。

芳婉、木槿以及侍立于一旁的两位乳母均已经发现了康熙驾临,正欲俯身行礼,却见康熙摆了摆手,阻止了几人意欲行礼的举动。芳婉等人见康熙负手而立,目不转睛的凝望着熙妃娘娘与两位小主子,深邃的双眸中满是绵绵的情意,心中皆为主子如此受宠而欣喜不已,知情识趣的侍立于一旁,生怕打扰到皇上与熙妃娘娘。

年兮兰一曲唱罢,似有所感,忽然转过头去,果然望见康熙高大的身影伫立在自己身后不远处。

年兮兰莞尔一笑,“皇上,您什么时候来的?怎么不唤妾身?”

声音柔婉、语气亲切,但却没有慌张的起身行礼,依然自在随意的坐在藤椅上。

康熙见年兮兰以亲切熟稔的态度对待自己,不但没有半分恼怒,反而于心底升起丝丝愉悦。

康熙走到年兮兰的身旁,俯身摸了摸两个宝贝的小手,随后直起身子,伸出右臂自然的揽住年兮兰的肩膀,柔声道:“朕看今日碧空万里、阳光温暖,便打算带着你去御花园中散散心。朕已经命人在御景亭备了些你爱吃的果品茶点,从御景亭中可以将御花园的美景尽收眼底。虽然你的双眼尚未痊愈,然而此时恰逢金秋时节,正是适宜登高望远的季节。朕便忍不住想要带你去御景亭中小坐片刻。朕原本打算重阳节的时候便带着你去御景亭中登高望远的,不曾想那几日正好赶上你身子不适,也只好作罢。”

年兮兰闻言心中感动,浅笑着点头道:“妾身也正想去御花园走走,能得皇帝相伴,妾身不胜欢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