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小说网>大秦玩呢你在古代搞经济建设txt > 第103章 文书行政我就想搞钱

第103章 文书行政我就想搞钱 (第2页)

作者:公子玄鸟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

“……”

你又来!

秦始皇却是毫不在意,“不知价值几何?”

“都是熟人了,一张二十钱。”

“二十?!

你怎么不去抢?”

秦始皇轻轻摇头,淡淡道:“若是二十钱,那这纸毫无意义。便以丝帛而算,一匹布长四丈宽二尺五寸,值五百钱。裁成你这麻纸大小,约莫就二十钱左右。哪怕便于书写,其价值也远胜尺牍,又有何用?”

“咳咳。”

黑夫面露尴尬咳嗽,苦笑着道:“秦公不愧是咸阳豪商,果然是精于数术。既然要说价值,那便按承字算。尺牍一简承字二十余,一卷书简约二十简,承字五百。单单这张麻纸,起码承字过千。至于书简所用木材不同,价钱亦有不同,少说也需三钱。”

木材其实是次要的,但人工和串联竹简用的熟牛皮可不便宜。黑夫这还是往少里算的,像隐性的运输费用都没说。毕竟竹简笨重,携带不便。

“所以,你这纸究竟价值几何?”

“人工材料全算上,一张半钱吧……”

“成本半钱?你卖老夫二十?”

“研贵啊!”

“等等,半钱?”

秦始皇略显诧异,这么张可承千字的麻纸,竟只需半钱?如此算来,这可要比竹简绢帛之流便宜太多。一卷竹简,正常需四或五钱,承字五百。麻纸一张只需半钱,承千字!

这笔账,就是黄口孺子都能算清。关键是麻纸薄如绢帛,还便于携带。若能用以取代竹简,每年岂不是能给秦国省下大笔的开支?!

黑夫面露微笑,毫不避讳。他刚穿越过来时,就曾想过造纸。古法造纸的工序,其实大部分人都知晓。无非就是沤浆捞浆,压纸焙干。

他前世闲来无事经常刷抖音,也看到有些人会复刻古代的各种技术。有些稀奇古怪的玩意儿,他是相当感兴趣。比如用藕丝造成的龙泉印泥,一两黄金一两墨的徽墨,还有就是用葛麻古法造纸……

所以,他是早早便开始着手准备。他明踏碓,其实就是为了沤纸浆做准备。他挑选在河边,是想着以后研制水碓代替人力。而且可以引活水沤麻打浆,能省不少力。为了造纸,他还提前挑选工匠。从去年开始,便已开始秘密上手。

不是他不早点完成,是早点制成也没用。喜这人只要瞧见了,百分之百上报,绝不会犹豫。

纸在历史上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黑夫记得后世出土最早的纸,应该是西汉初年的灞桥纸。他问过吕婴,他说曾于齐地接触过一物名曰赫蹏(ti),乃是用以书写的小幅绢帛。做法和纸有些类似,只是没这么复杂,乃是用绢帛的边角料制成。农妇不舍丢弃,便将残丝做成赫蹏用以谋利。

任何技术展,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除非是天降穿越者,用脱时代的技术直接更新换代,才能跳过这些步骤。

好比造纸,在历史上也是一步步展而成。像西汉已经有了灞桥纸,只是不便于书写。到东汉时期蔡伦改进,才算真正出现在视野中。至汉献帝时期,左伯再次改进,他造的左伯纸可谓是名扬天下。纸张厚薄均匀、质地细密、色泽鲜明,因此备受当时的勋贵追捧。

再往后……战火来临!

战争的到来,令本该蓬勃展的造纸行业再次归于沉寂。而且当时的主流观点依旧是:功铭着于鼎钟,名称垂于竹帛。所以足足数百年的时间,简牍依旧是社会上的主流,毕竟纸不易久存。

再往后,葛洪横空出世。在炼丹的时候意外想到把黄蘖熬取汁液,然后用它浸染纸张,以此防虫防蛀。至此足足五百余年,纸的缺点终于是被一一克服。再至桓玄称帝下诏,彻底用纸取代了竹简。

黑夫造纸,主要是采天工开物的做法,他在短视频中也看到过很多次。同时辅以葛洪做法,往里面添加了黄蘖(nie)等汁液,所以纸闻上去还有股淡淡的香味。

黑夫对自己有着很清晰的认知,他不过是吃着时代红利,有点浅薄的知识而已。作为穿越者,他可以凭借未来的知识跳过展过程,借此改变秦国。但随着他出手干预,历史走向也将走向未知,他能做的就是坚定不移向前走。

“成本半钱,你却收二十。”

王翦面露无奈,“难怪有人说你人黑,心更黑。如此珍宝,怎是你这市侩的人想出来的?罢了罢了,你这些纸本侯都要了。便依你之言,二十钱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