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探访 (第3页)

作者:我想吃肉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小管事吃了一惊,抬眼一看,笑道:“不用怕,他们常这么爬的!

这儿旁的地方的墙和树不许爬,爬了腿打折,独这一处是可以的。”

“咦?那是什么地方?”

小管事神秘一笑:“想看看?”

“能行?”

“走着。”

大管事见不着,倒能进这个地方?项乐心中充满了好奇。那棵树在外面看着挺近的,走起来却穿过了两重院落,才到一处比较宽阔的院子里。项乐心里记着路径,这个主宅分左中右三路,中间不必说,必是主人起居之处,左右两路也各有用处。

前面从门房开始,有账房等,后面居住之处也不是他能进去的。

小管事带他进了左路,一条夹道往北走,路过第一重院落,小管事没理。

第一重后面、从夹道右拐是条小道,进了小道,走不数步,后面第二重院落座北朝南两扇门,小管事推开关着的门,招招手:“来。”

项乐进去之后大吃一惊:“这是?”

这里的陈设他有点眼熟的感觉,院子还挺大的,北边正房三间,廊前左边立着一面鼓,院子里放着老大一个站笼——里面现在还有人站在里面。人已经晒得脱皮了,小管事不经意地说:“手脚不干净,就罚他站在这里。”

正房三间,也关着门,一旁有厢房三间,一个看守的家丁循声出来:“二伯。”

小管事道:“没事儿,忙你的。”

把正房的门推开,项乐看了一眼更是吃惊!

这里正面对着面摆着一张做考究的长案,案上也放着块醒木,还有签筒等物。只是这样还不如何,往两边看,有木栅,也倚着一些长度一样的棍子,棍头漆了黑漆。主座左手边还放了一副桌椅。这就是个仿制的县衙大堂嘛!

项乐背上一凉。

祝缨让他查访“私设公堂”

的时候,他是有点儿意见的。大户人家如果是罚个仆人,通常不愿意拿到外面去说事儿。就算是自己人,譬如兄弟姐妹的闹上公堂,也要被人指指点点的笑话。再者,一旦进了衙门,也就祝缨这儿不用倾家荡产打官司,她断案的时候是不收礼的。其他的衙门,你进门得孝敬红包吧?一路红包塞下来就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了。又有上下打点的钱。这还是在官司打赢了的情况下,输了的就更惨。

所以,许多人家有事是喜欢自家解决的,不是因为藐视官府,纯属为了不被压榨。比如他家。如果拿这个说事,就有点苛责普通人了。

项乐乃是因为相信祝缨,才接了这项差使。打听了一路,也打听到了一些欺男霸女的事儿,想:凭他干的这些个事儿,收拾他也不冤!

这才更加卖力地打听。

直到他看到这处院落,才明白什么叫真正的“私设公堂”

。不是自家事自家结,是真的要耍这个威风。

其实古往今来的人都有一个爱好——好仿官样。

从称呼,哪怕是个白身的土财主,也要自称“大官人”

。再说衣服,只要有几个闲钱,商人也要穿绸缎。又或者房屋,不许装饰还要偷偷的设置一些超过品级的装饰。从汉代开始,京兆尹厉害的时候,就天天在京城的大街上抓一些走皇帝专用御道的皇亲国戚。

就算是普通人家的男主人,也好在正房正中坐着,叫儿孙在下面排队。

但是,项乐从来没见过有一处私宅这么地像公堂。

见项乐被震住了,小管事带着一点得意,指着一旁的树说:“咱们这儿断事的时候,常有爬上去看的!”

项乐擦了擦汗,心说:到底是大人!

怎么能猜得到的?!

他装作被吓到的样子,又塞一把钱给小管事,询问站笼的事儿。小管事道:“这算轻的。再带你看个好的。”

“你带我一个生人来,行么?”

小管事微有得意:“大官儿有事不在家,这儿看守的是我侄儿。”

他还有一个想法,这也是惯用的手法,将人吓住了,以后有什么事都好谈条件了。是商人就能低买高卖,是农夫就能多收租子。

这处“公堂”

的后面是牢房,上面是刑房,里面有许多刑具。

福禄县衙里刑具不多,也就是些枷、镣、锁链、棍棒。前三样是抓人、关人、押送犯人用,后面一样是行刑。相当的简单枯燥,县令大人做事毫无新意,就知道“二十板子”

“再来二十”

这里的“仿官样”

就不同了,什么皮鞭、夹棍、锥子、房顶垂下来的绳子、还有一些稀奇古怪的东西项乐都认不出来。

水牢是石砌的,隐在半地下,里面有人□□。也有地牢,黑咕隆咚,只有两盏鬼火一样的油灯。项乐拽着小管事的袖子,道:“咱们回去吧。”

小管事道:“这些都是贼皮,你好好的,进不了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