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思路转变 (第2页)

李世民搭上一句,心里舒缓一下,这事总算过去了。他生怕被李丽质知道是他干的。

“你们把软软兔放马车上去吧。少保说吃饭的时候软软兔要休息。”

李丽质将手中的玩偶递给了身边的护卫。

一场李世民弄出的事被寒云解决了,加上此番云阳之行收获颇丰,令李世民心情大好。

一顿海吃后,带着寒云送上的各种新品蔬菜,李世民带着一家子,挺着肚子打道回宫。反而韦坚和李丽质依依不舍。

李世民的突然私访打乱了寒云的安排,让他和苏玉商谈的事延后到晚上。

寒云选择剑南道【今四川大部分】作为大唐战略后备地几个原因:

其一,寒云穿越前的机关单位就在四川。他对四川重要的资源地极为熟悉。

其二、自晋建立到宋末这段时间,四川的人口、文化、经济飞展。至南宋,成都已经成了南宋第二大城市,书院数更是位居第一。

其三、成都平原自古就是产粮区。

其四、成都平原水利灌溉当属古代最完善的地区,且无大自然灾难。

其五、唐初的剑南道并无五姓七望的势力,甚至封地都极少。

而苏玉的出现,让他找到了剑南道最佳的合作代理人。

寒云在县衙宴请了苏玉和望舒。一个后来一门三文豪的祖上,一个唐代三大才女之一。【注:望舒的原型是薛涛。】

“少保在云阳县的一番作为令苏玉敬佩不已。”

苏玉的开场白还是一如既往的见人先恭维,不过,他这一句话却完全是肺腑之言。

从他来到云阳后便带着望舒走遍了云阳的山山水水,县城村庄。一来是享受美人相伴;二来是认真考察。

在苏玉看来,剑南道是资源之地,却非销售之地,很明显在大唐没有比长安城更吸引商人的地方。

“既然我俩商谈合作,不宜再用官身相称。我虚大年岁,就兄弟相称吧。”

寒云也客气回应一句。

苏玉一愣,果然寒云与常人不同,随即改口:“寒兄,小弟恭敬不如从命。”

“你和望舒的事,四方已经详细告诉我。我就开门见山说了。”

“请寒兄指教。”

“你看见的云阳模式,只是初级产业模式,直白就是资源利用的初级形态。眉州苏家虽然在剑南道堪称富,但也只能称之为富商,与关中地区的五姓七望世家郡望不同。”

对于寒云的话苏玉完全认同,于是点了点头。

“也就是说,苏家并无士族的底蕴,也就是没有朝中的话语权。苏家是不是有一种危机感,觉得财富越多越危险。”

“寒兄一句话,说到小弟的心坎上了。实不相瞒,小弟此番前来长安便是有结交朝中重臣的打算,苦于没有路子。”

寒云摇了摇头,心想:“这小子做生意和交友是一把好手,可惜政治敏锐度差了许多。”

“为兄说一句话,求人不如求己。别看朝中重臣今日风光,明日如何无人可知。怎能将自己的身家性命托付在未知之上。”

苏玉有点迷糊,出门前父亲叮嘱就是不惜代价结交朝中重臣,为的就是给苏家寻得一个保护伞。

听寒云的意思,此举非但得不到好处,还可能给苏家带来祸害。

“请寒兄明示。”

寒云一听,也郁闷,心想:“我能告诉你,李渊的老臣马上就要换完了。李世民手下的大臣,跟错了就卷入谋反。可能因为自己的到来,这些事不一定生,不过万一呢。”

想想贞观初期那些风光的大臣,最后都怎样?别说房玄龄、杜如晦,就连长孙无忌最后都落得凄惨的下场。

这种思路要是在大明朝,更是危险,弄不好十族都夷平了。

喜欢大唐升官记请大家收藏:()大唐升官记燃文书库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