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小说网>大唐升官路星耀版红颜图片 > 第52章 热火朝天的春耕

第52章 热火朝天的春耕 (第2页)

寒云走到田埂边上,指着正在田地里辛苦劳作的农夫,语重情深一句一句吟出: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寒云吟完,身后没有一点动静,只有韦坚眨巴着大眼睛,拉扯着他的长衫,四岁的年纪很难理解此诗的意义。

“兄长是要小宝也去耕地吗?”

小家伙说完,还在四周寻找小木棍,估摸着打算用小木棍去挖土。

倒是韦弦瞬间明白诗中的意义,此诗核心一句应该是:“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天下没有一分闲田,可为什么辛苦耕作的农夫却要面临饥饿?韦弦似乎明白,寒云想要改变的一切。

韦安石自认文采不差,要他作出一这样的五言诗,也不是难事,可就他的身份和家境,无论如何也做不出寒云此诗的内涵。

但是他听明白一个理,寒云想给这些农夫,大唐的下等之人改变命运的机会,岂不是要从他们这种世家门阀口中夺食。

黄现璠先生所着《唐代社会概略》中将唐代的阶级分为了五类:贱民阶级、娼妓阶级、劳动阶级、贵族阶级和坐食阶级。

《资治通鉴》卷二百零七:“……商贾贱类,不应得预此会。”

但自武德年间起,商人在大唐的地位举足轻重,影响巨大,故而“商人名虽为贱类,势力殊不可侮,故当作别论,不能与官私奴隶相提并叙。”

劳动阶级中舍商人不论,只有农、工和奴隶。农分自耕农和佃农,皆为良民。而后,良民根据家庭资产分为九等,是故,这些贫穷的农夫,便是属于良民中的下等之人。

寒云自认此刻的他改变不了奴隶的地位,但是在唐律法、礼教之内,改变下等农夫的地位,还是有路子可走。

寒云摸了摸韦坚的头,教导而言:“不是要小宝去耕地,而是让小宝知道珍惜粮食,不要浪费,需知每一粒米都来之不易。也要小宝记住,不管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都是大唐必不可少的,他们应当受到一致的对待。”

小宝歪着脑袋,努力在思考寒云的话,至少在之前,不管是姐姐的教学还是山长的教导,都没有说过,他只是凭着体和脑两字大致明白,是力气和智慧的意思。

“小宝长大了,也要做兄长这样的人。”

韦坚不太明白话中的意思,可他明白眼前的寒云是他的榜样。

寒云呵呵一笑,没想到,大唐第一个崇拜者竟然是一个四岁的小屁孩。

“小宝你可要努力哦,为兄之境界非常人所能及。”

寒云一把抱起韦坚,对众人说道:“走,过去看看。”

五千亩的田地里足足有上千人,有年轻力壮的男子,有妇人,还有老人和孩童。

在古代,但凡还能动的,都少不了要劳作,只有劳作才能全家不饿肚子。

“陈录事,这些老人孩童都在当真好?”

寒云提出疑问,他并不担心下地劳作,而是老人孩童来往家里和田地太过遥远,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花在路途上了。

“县公提出的月钱制,他们都想来。”

陈文信当初也拒绝过这些老人和孩子,回答他的是少一点也行,家里实在是揭不开锅了。

“其实他们来了意义不大,白白徒增路途辛苦。贾茂倒是可以想想展小农经济。让这些老人和孩童在家附近的空地上想想办法,多种点蔬菜作物才对。否则,全县都种粮食,没有蔬菜吃也不是个事,对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