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小说网>华夏真相集TXT > 第七十一集 复壁屯歌

第七十一集 复壁屯歌 (第1页)

作者:背砍刀诗人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延熹七年夏,李膺获释出狱,于当年冬复拜司隶校尉。

时有小黄门张让之弟张朔,贪残无道违法,素闻李膺威严,逃还京师,藏于兄家。

李膺得知,率人闯入张让住宅,从夹壁中将张朔搜出押回,审问后立即处以死刑。张让向桓帝诉冤,桓帝责问李膺为何随便杀人,李膺义正辞严,桓帝无法加罪。

自此事之后,诸黄门、常侍见到李膺,皆都鞠躬屏气,不敢稍有得罪。以至放假期间,也不敢随便出宫。桓帝怪问其故,众宦官皆说:畏李校尉耳。

当时朝政混乱,法纪荡然,唯李膺严明执法,一时名声大举。

冬十月,桓帝南巡祭拜祖陵,诏命杨秉随从。南阳太守张彪自以为于桓帝曾有旧恩,便以天子车驾将到为由,借机增收租调,多半纳入私囊。

杨秉听说此事,便下文书责备荆州刺史,命将此中详情另行上报公府。

桓帝抵达南阳,身边宦官亲信大都营私谋利,举荐亲故。桓帝不断下诏,任命多人为郎。

杨秉上疏谏道:臣闻先王建国,顺天制官。太微积星,名为郎位,入奉宿卫,出牧百姓。皋陶诫虞,在于官人。顷者道路拜除,恩加竖隶,爵以货成,化由此败,所以俗夫巷议,白驹远逝,穆穆清朝,远近莫观。宜割不忍之恩,以断求欲之路。宜割不忍之恩,以断求欲之路。

于是诏除乃止,不再随意任命。杨秉又上书弹劾侯览、具瑗等人,请求将其免除官职。

奏章呈上,尚书召杨秉属吏责问:朝廷官职,各有其责。三公理其政务,御史察其官吏。而今三公其职责,动辄弹劾宫内宦官,有何根据?

杨秉属吏答道:《春秋》大义,赵鞅以晋阳之甲,逐君侧之恶。传曰:除君之恶,唯力是视。邓通懈慢,申屠嘉召通诘责,文帝从而请之。汉世故事,三公之职无所不统。

尚书无法反驳,只得转奏天子。桓帝迫不得已,终将侯览免职,同时削减具瑗封邑。

字幕:延熹八年五月,桂阳郡荆州戍卒胡兰、朱盖因功不赏,心怀怨恨,聚众起义。

义军焚烧郡县,一路杀官惩吏,百姓纷起响应。桂阳太守任胤见势不妙,弃城逃跑。义军迅展至数万人,转攻零陵郡,零陵太守陈球上书朝廷告急,一面固守待援。

在此期间,八年五月丙戌日,杨秉逝世,享年七十四岁。帝赐墓地,陪葬皇陵。

司徒掾蔡邕时年三十二岁,精于篆、隶二书,乃奉帝旨,欣然命笔,作《太尉杨秉碑》。

镜头转换。当杨秉去世丧之时,桥玄就任司徒长史,开始转运。

延熹八年五月下旬,桥玄在自家府中大门中间乘凉睡觉。

半夜之后,忽见东面墙壁很白极亮,似开一门。桥玄叫唤左右前来观看,皆说并无所见。

桥玄上前用手摸探,依然还是墙壁。然而回到床上,又见如此现象。桥玄心中恐惧,次日适逢应劭前来探望,就此事告之。

字幕:应劭,字仲远,一作仲瑗,汝南郡南顿县人,司隶校尉应奉之子。

应劭:有此奇事子不语怪力乱神,此非在下所能解者。我有同乡董彦兴,善于探索幽深隐微事理,了解神通变化。何不请其前来,为兄解释此惑

桥玄:我亦久闻此人大名。但其天性偏狭,以卜筮为耻,恐怕不肯前来。

正说之间,门人忽入内禀报:有二客来访,自称汝南董彦兴,及其师尊王畅。

桥玄闻报大喜,急与应劭出迎,请入内堂,设酒相待。席间便以夜间所见之事详细言之,然后问道:早闻先生洞察幽微,了身达命,不敢请问,未知墙上开门,此何兆也

董彦兴本来欲言又止,因见师父王畅微笑示意,于是说道:桥公府上将怪事,故见白光似门,但无妨害,且有益也。到本月丙戌日,鸡叫之时,听到南边人家哭丧,于公则为大吉。则立秋之后,公将调往北方任职,郡城名中有金。自此官运亨通,必会位至三公。

桥玄闻而大笑,以为酒后奉承之语,心中不信。

五月丙戌日,杨秉突然去世,家人丧号哭,声闻桥玄府院。

七月七日,桥玄便接朝廷诏命,升任钜鹿太守,钜字边有金。后来桥玄又任度辽将军,最终官至三公,皆如董彦兴所言。

此乃轶闻野史,见之于干宝《搜神记》,列位看官一笑了之可也。

镜头转换,按下桥玄,复说度尚。

度尚奉诏出师三年,平定荆南叛军,班师凯旋还朝,因功受封右乡侯,迁桂阳太守。

延熹八年,度尚复被征还京师洛阳,朝廷欲要委以重任。

未料此时,荆州士兵朱盖等因为守边已久,没有受到赏赐,故而心怀怨恨,再次拥兵作乱。并与桂阳叛军胡兰等勾结一处,率三千多人再次进攻桂阳,焚烧郡县。

桂阳太守任胤弃城而逃,叛军总数已至数万,便转攻零陵,声势浩大。

零陵太守陈球率军固守,抗拒叛军,并飞书至京告急。

朝廷无奈,只得再次任命度尚为中郎将,率幽州、冀州、黎阳三郡之兵,并征调乌桓步骑军共两万六千人,前往救援陈球。又驰檄长沙太守抗徐等,征诸郡军队,共同进击。

度尚领命兵,临行前来向司空周景告辞。

周景此时身体抱恙,恐怕自己不久人世,乃将度尚请入内室,拿出《鬼谷子秘籍》三册、伏龙令牌一枚,及历代掌门谱系图表一卷,郑重付予度尚之手。

度尚惊问:此系何物

周景:此乃我鬼谷门兵法及道术机要绝学,并留侯张良仙师所制伏龙兴汉令牌。仙师当初曾与高祖相约,凡我鬼谷门下各派,及兵家、匠门、墨门、药王门、骊山门各江湖正派徒众,待大汉一旦有危,天子不能自主,一见此令,必担扶危持倾之责。

度尚:如此重任,尚何以克当

周景:遵依创派先师王禅老祖所嘱,将军当为本门第十八代掌门,定数难以逃避。我今身体不佳,不能领兵破敌,只可在朝中与那些宦竖阉党周旋,用这兵法不着。千钧重任,皆在将军身上,休得轻忽,至嘱,至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