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小说网>华夏真相集TXT > 第四十集 制谶献符

第四十集 制谶献符 (第1页)

作者:背砍刀诗人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董贤封侯,朝野上下无不惊讶,议论纷纷。

丞相王嘉查看东平王妻伍谒巫蛊之案,深感此事必有冤枉;又见董贤因为此案封侯,便知此中多有猫腻,于是上书力谏皇帝,认为董贤扰乱国家制度,要求彻查。

哀帝览奏大怒,非但不纳其谏,反而随便寻个缘故,命将王嘉下狱而死。

丞相既死,哀帝更是为所欲为,愈加信宠董贤。甚至公开违背先祖定制,屡次派中黄门到武库拿取兵器,送到董贤住所赐之,允其武装家丁。

帝舅丁明任大司马辅政,很称其职,但常忌妒董贤受宠,因此在朝中颇有微辞。

哀帝闻之,便下诏历数丁明罪状,将其免官,继命董贤担任大司马、卫将军。

当时董贤年仅二十二岁,便为三公,实在有汉一朝罕见。虽为三公之贵,但依旧常在殿中执事,并兼掌管尚书。百官皆靠其向天子奏事,因此无不忌惮。

董贤既升任大司马,便升调父亲董恭任光禄大夫,弟董宽信任驸马都尉。族中亲属都以侍中诸曹身份奉朝请,宠冠丁、傅两家之上。

元寿二年正月,匈奴单于来朝。

汉哀帝召见匈奴单于,朝会之后赐宴,诏命群臣侍宴,董贤位列班。

匈奴单于见董贤位居君臣之,感到惊疑,于是询问:天朝三公之,何其年轻?

汉哀帝:大司马虽年轻,但却非常贤能,因得高官。

匈奴单于闻而肃然起敬,于是起身拜见董贤,恭贺汉朝获得贤臣。

董贤傲然还礼,面有得意之色。

与董氏崛起相比,此时外戚王氏家道已经衰落。王氏阖族男子之中,只有平阿侯王谭之子王去疾与哀帝有旧,因而得宠,担任侍中骑都尉。

汉哀帝爱屋及乌,复提拔王去疾之弟王闳担任中常侍,更使王闳岳父萧咸、萧育兄弟并在朝廷为官,皆受重用。

董贤之父董恭欲与萧家结为亲家,便央人替儿子董宽信求娶萧咸女为妻。

萧咸闻言惶恐,对媒人辞谢道:某是何等样人,敢跟大司马家结亲?

媒人:此乃门当户对,当世佳配,大人何必自谦如此?

萧咸:尊使悄言!

请归报董少府,下官实不敢当。

媒人:则我如何向少府大人回话?

萧咸:如此,则不敢有劳尊介,我使小婿王闳亲自登门告罪便是。

媒人不解,但也不敢再说,只得告辞而去。

萧咸于是叫来女婿王闳,命其往董府辞谢求婚之事。

王闳自也不同意这门亲事,乃趁次日散朝之机,向董恭表达岳父不敢高攀之意。

董恭不悦,摇头叹道:我家因何得罪天下,被人害怕至此!

镜头转换,数日之后。

汉哀帝在麟麒殿摆宴,与董贤父子及亲属聚饮,王闳兄弟侍中、中常侍都在旁侍候。

洒过三巡,哀帝酒意上涌,眼望董贤而笑道:我欲效法尧禅于舜,卿谓如何?

董贤未及回答,王闳已起身昂然言道:天下乃高皇帝天下,非陛下所有者。陛下继承帝系,应传位于子孙直到无穷。世代相传大事至重,陛下幸勿信口言之!

汉哀帝默然不应,董贤脸上变色。稍顷,哀帝遂将王闳赶出,吩咐以后不许侍宴。

元寿二年初,董贤住宅落成,建造极为坚牢,但外大门无故自坏,董贤心厌恶之。

其后未过半年,至六月二十六日,汉哀帝忽然驾崩于未央宫,至此方知先兆于此。

皇帝驾崩,内侍急报太皇太后。王政君闻报,不待举哀,迅移驾未央宫,连日连夜部署王氏子弟,命各带家甲禁军,先控制朝廷中枢。

王政君:奉宝郎何在?

奉宝郎:臣在。

王政君:皇帝大行,传国玉玺可在你处?

奉宝郎:启太皇太后,天子临终之前,已将玉玺交给大司马董贤。

王政君:岂有此理!

王闳插言:太皇太后不知,半年之前,皇帝便有意禅位于董贤矣。

王政君:我大汉江山社稷,岂可交由外姓之人!

你带兵去,命其交出玉玺!

王闳:诺,臣遵旨!

于是带兵而去,未至片时即归,呈上传国玉玺。

王政君:大司马今在何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