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小说网>大明国师TXT精校版 > 第114章 收取五十州

第114章 收取五十州 (第3页)

作者:西湖遇雨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单论北美大6这块田地本身,就已经是令任何一个国家都会极度眼馋的无价之宝了,环境之优越,纵观全球亦无出其右者。

未来工业时代所必须的那些石油、煤炭还有各种稀有金属之类的也先不谈,只说在农业时代的田地等自然资源价值。

先,北美大6东西两侧为海洋,利于展贸易与运输,内6则有贯穿南北的水系,极为便于灌溉,还有占据世界百分之二十淡水储量的五大湖,降水量从东南向西北递减,水分条件较好。

从西到东来说,西海岸有绵长的山脉,可以如同一道天然长城一样,有效阻挡寒流的内侵;中部大平原一望无际,极度适合农业种植,耕地面积广大到约占世界总耕地面积的十分之一,养活多少人都没有问题;至于东侧则稍微差点,虽然是温带大6性气候,雨热同期理论上事宜农耕,但是北美大6东海岸的冬天究竟是暖是寒,取决于寒流具体的走向,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至于为什么本地人没有在农业时代展出一个庞大的帝国,则是受限于本地两点奇怪的因素了。

而两点因素,大明恰好都能解决。

第一点,也是最尴尬的一点,那就是虽然北美大6田地肥沃,耕地面积广大,但是。当地没有土生土长的粮食作物!

北美本土的可食用作物主要有四种,分别是南瓜、向日葵、菊草、藜(类似于菠菜)。

至于玉米,直到大明这个时代,北美土著才在东海岸种植了短暂适用于夏季生长的玉米。

没有高产的粮食作物,就没有繁衍人口的基础。

而在姜星火穿越前的那个时代,却证明了北美不是田地不行,只是土著农作物不行罢了,北美大平原的田地条件,小麦、水稻,什么都可以种,种下去收获就差不了。

因此,大明只需要带上大明本土农作物的种子,就可以放开了种,第一点的问题,自然也就迎刃而解。

第一点粮食作物不行能解决,而第二点,轮到了北美本土动物不行。

北美没有任何可以驯化后,供人交通或协助耕种的本土大型哺乳类动物。

在“可驯化”

这个前提条件下,能达到“供人交通”

的哺乳类动物,包括但不限于牛、羊(羊车)、马、骆驼,能达到“协助耕种”

的哺乳类动物,包括但不限于牛、马

遗憾的是,北美大6一样都没有。

在北美大6上生活的马和骆驼,一万三千年前就灭绝了,而西部牛仔们骑的马,都是从欧洲引进的。

没有交通坐骑倒还好说,大不了辛苦点步行,可没有牛马等农耕助手,就点不了“铁犁牛耕”

的科技树,北美土著世世代代都只能停留在最原始的刀耕火种阶段。

难道你指望火鸡或者美洲羊驼给你拉犁吗?

当然了,对于北美土著永远都解决不了的困难,对于大明来说,不过是几十艘船的事情罢了。

——这就是地理大现的意义!

对于某些地区来说,永远都不可能突破的自然上限,只需要其他地区习以为常的东西交流一下,便可以突破。

朱高煦疑惑问道:“姜先生为什么说对本地人不用赶尽杀绝呢?难道不是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吗?”

姜星火收回思绪,说道。

“其一是华夏文明对人数少的落后民族的同化能力极强,这在过去的历史中,已经无数次地验证过了。当然,我不是说这种民族融合是正义的正确的,事实上,这种所谓的‘融合’往往伴随着无数先民的痛苦与血泪,这里只说这个结果。”

李景隆点了点头,无论是五胡乱华和后续的南北朝时期,还是诸如沙陀人等北方胡人再次与汉地融合的五代十国时期,亦或是造成了靖康之耻的女真人。不论这些胡人多么野蛮善战,最后的结果都是被同化成了汉人的样子。

“其二便是,新的6地的那些土著人,也有可能就是华夏先民的后裔,跟我们并没有极为不可接受的差异。”

姜星火的这个说法,便是前世看到的“殷人东渡”

学说。

为了揭开印第安文明,姜星火前世的科学家做出了很多假设,其中“殷人东渡”

是主体,是对北美洲的印第安人起源的一种假说,是否是正确的,姜星火不敢保证,但最起码确实有其可能性。

之所以产生“殷人东渡”

的学说,主要是在商朝时有东征的军队消失了,而通过对商朝和美洲大6时间的对峙,现军队消失时,美洲大6就意外出现了新的文明——奥尔梅克文明,于是这也就让“殷人东渡”

说法更具可靠性了。

别说什么能不能从亚洲到北美大6原始人都能做到的事情,踏入了文明社会的人类,不是没有可能做到的。

而之所以众多学者都认可商朝古人和印第安人的关系,这主要当地出土的文物与华夏的各种古文物高度相似有关,比如陶罐、甲骨文字等。而且根据记载现,印第安人与商朝在习惯方面也有很多相同之处,比如人物跪坐石雕像就可以证明。

当然了,这也只是前提条件,最重要的是,印第安人确实和汉人在各种条件上来看,还没到不可融合的地步,如果是昆仑奴那种,姜星火自然是会做出完全相反的提议的。

事实上,这也只是姜星火的一厢情愿,若是真的实施起来,恐怕赶尽杀绝的概率,还是比较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