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小说网>拯救大明的穿越 > 第五十六章 磨盘山血战

第五十六章 磨盘山血战 (第2页)

作者:断更惊鸿客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别撤啊兄弟们,吴三桂就差一口气了,狭路相逢勇者胜!

都给我冲啊,砍一个人头奖1ooRmB,砍一个千户及以上,奖1万RmB,谁杀了吴三桂,奖励十万RmB!”

“杀!

!”

原本有些提不起劲的语音里,立即爆出山洪爆般的吼声。

在金钱攻势下,玩家们全都疯了似的冲杀向吴三桂军,被这些将领给激,原本士气逐渐有些低落的明军也重新鼓起了勇气,跟随着玩家们从四面八方杀向吴三桂。

关宁军见御营中将校打扮的将领全都身先士卒,疯狗般杀了过来,顿时都吓破了胆。尤其是关宁军中千户以上的军官,他们现这些突然打了鸡血的明军将领,看向自己的眼神,仿佛黄鼠狼看到了小鸡仔一般,让人脊背凉,不寒而栗。

原味馒头看着眼前一边倒的屠杀场景,几乎惊得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他怎么也没想到,这完全违反自己经验的一幕就这样轻易地在他面前生了。

良久,他丢下一句“万恶的ZB主义!”

便也加入了砍人头的大军之中。

原本,关宁军见明军的攻势减弱,都觉得明军也累了,而且明军的战果已经够丰富了,估计不会再打了,便也纷纷放松了警惕。结果谁知道突然局势急转直下,不知道怎么搞的,明军的态度生了一百八十度大转弯。

关宁军本就无心恋战,只是靠人多聚集在一起显得似乎还挺能打,实际上,连吴三桂都只想着逃命,其他人又能好到哪里去。

这一下,明军歪打正着,戳破了关宁军外强中干的窗户纸,关宁军几乎立即就呈现出溃败之势。

眼看就要全军溃败,幸好,吴三桂确实不是个草包,他一咬牙,亲自转身率军迎击,和明军迎头厮杀在一起。

吴三桂的勇猛感染了身边的其他关宁军将士,于是,一批关宁军中最精锐的士卒回过神来,组成了一道防线,勉力支撑着战局,这才让关宁军不至于全军溃散。

但是,吴三桂并不想死在这里,因此他只是做做样子,便立即又开始了跑路。当然,在跑路之前,他没忘记把自己的帅旗留在了原地,让自己的一名亲兵举着。

这样一来,关宁军便以为吴三桂还在死战,便都拼着最后一口气保持着不崩溃。

不过这终究不是长久之计,望着吴三桂的帅旗,为了挣钱的玩家们是拼死冲杀向帅旗所在之地。其他隔得远的关宁军不知道,拿着帅旗的亲兵们可是知道吴三桂早就跑路了。

面对越来越大的压力,亲兵们终于是一哄而散,无人保护的帅旗很快便被玩家们斩断。

这一下,其他关宁军也终于明白过来,他们的主帅吴三桂,早就扔下他们跑了。一时之间,关宁军的士气彻底崩溃,再也没有人拼死作战,而是纷纷丢盔弃甲,四散奔逃,或者干脆投降者也是大有人在。

战局也随之转变成了一边倒的局势。

“愿意投降的就别杀了,这些关宁军都是汉人,而且战斗力强悍,完全可以为我所用,正好补充我们的兵源。”

原味馒头在语音里对其他玩家说道。

平日里说一不二的原味馒头,这一次说话却意外地冷了场,根本没人鸟他。

“能抓活的的话,奖金翻倍。”

我真不是土豪云淡风轻地说。

“是!

!”

这一下所有的玩家都自觉开始向关宁军传播投降不杀,优待俘虏的政策了。

“唉,世风日下,人心不古呐!”

原味馒头假装无奈地揶揄道。

这一战,关宁军遭遇了从未有过的惨败。四万多人,仅有一万五千人逃出战场,阵亡接近一万,伤者不计其数。甚至有接近五千人投降了御营。

还有一万多人不知所踪,直到这场大战结束了几个月之后,依然66续续有一部分听说了御营优厚待遇的逃兵前往御营处投降。更多的则是彻底地落草为寇,或者从此销声匿迹。

吃了败仗后的吴三桂,再也不敢在谢家堡待下去,慌忙带着残兵败将逃往辽东,连自己的家小和那二百万两银子都不要了。

而朱由检呢,则是在幕后一直静静观察着这场战争。说实话,虽然他从头到尾都没有参与,但他却是整场战争中最为紧张的那个。

因为玩家们完全无视了他布的任务,选择了冒险和吴三桂开战。这是一场豪赌,如果赌输了,那大明就彻底没了。

对于玩家来说,最多就是少了一款能玩的游戏。可对于朱由检来说,那就是灭顶之灾,小命难保了。

幸好,最终玩家们赌赢了,不仅痛打了吴三桂一顿,还收编了数千精兵,虽然这些人的忠诚度暂时还不好说。不过朱由检相信,皇庄的那套政策,没有人能不心动。

而且玩家们作为现代人,十分体恤士卒,又有我真不是土豪这个关心兵士的老大在,御营上下兵将之间的融洽和友谊,绝对是这个时代无出其右的。

不仅有地有待遇,还有尊重和关怀。在这样的军队里待久了,忠诚只是时间问题而已。

不过这次事件也给朱由检提了个醒,那就是没有奖励的任务,了不如不,玩家们违反起来,丝毫没有心理压力。

所幸原本的任务,让御营上京假装挟天子以令诸侯,实则拷掠百官,那是大大的有利可图。所以御营打完了吴三桂后,只是稍作休整便急匆匆地向京师而来。

显得好像是勤王心切似的。

而京师以陈演为的“青天大老爷”

们,则是如坐针毡,心中的恐惧与日俱增。

他们的末日终于要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