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罪证 (第2页)

作者:韩小春偷带鱼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贾充嘴角露出一抹笑意,“那你可愿帮赵公做一件事?”

“让我做什么都可以!”

李承赶忙道。

“那么好,赵公希望指证你与孙密的不法交易,事成之后你的罪责可酌情赦免,顶多配几年。”

贾充严肃地说,“记住,从现在起,这件事只有你我二人知晓,若是往外吐露半个字,赵公也救不了你的命!”

李承这才知道赵俨为什么要帮他,他早听闻朝中多有大臣对中书令孙资不满。

原来赵俨也想搞掉孙资啊。

这是个机会!

他不仅可以保命,日后说不定还能投到赵公门下。

唉,早该如此了啊!

他马上点头答应下来,贾充则是打开牢门短暂离开,不一会儿,他带着一员小吏一同回到了这里。

小吏搬来一张小案,跪坐下去,把一张空白的卷宗平铺开来,之后拿起毛笔在砚台上蘸了蘸。

“说吧。”

贾充捻着短须,目光狡猾地看向对方。

。。。。。。。

“高公,这是李承的罪状,他全都交待了。”

高柔接过贾充递上来的卷宗,心中满是欣赏。

之前卫烈交上来的卷宗虽说足够给李承定罪,但罪状的内容几乎和司隶校尉崔林初审时候的相差无几。

他很怀疑这位卫尚书的儿子到底有没有好好办案。

若是就这么结案,传出去,外人还以为廷尉是吃干饭的。

“公闾做得不错。”

高柔一边夸赞,一边翻看着卷宗。

看着看着,脸上的喜悦忽然消失不见,开始皱起了眉头。

这孙密给李承开价,两千石一千万钱,“货到付款”

,“支持分期”

这也太离谱了。

先不论货币价值、通货膨胀等因素,汉灵帝时期有个叫崔烈的,买三公之位也才花了五百万钱啊。

傻子都能想到这件事是如何操作的,孙密的父亲就是孙资,孙资只要在皇帝身边大力推荐,庙堂的要职不敢说,但地方郡守是绰绰有余的。

这孙资竟如此大胆?

高柔不禁感叹,又很快陷入思考。

他跟孙资没什么交情,但也没什么仇怨。

他办案讲究公正,极少藏私,可谁都知道陛下对孙资极其宠爱,若自己做这个出头鸟把这个状子交上去,万一没有治了孙资的罪,自己的日子可就遭老罪咯。

记得之前,尚书仆射的位子有了空缺,有朝臣推荐侍中辛毗。

然而孙资、刘放二人平日里跟辛毗不睦,在曹叡那里屡进谗言,最终辛毗明升暗降,担任了九卿之一的卫尉。

你看看,如此高位的任命,竟然三两句话就能左右,怪不得这中书令的位子在日后被人称作“凤凰池”

高柔今年六十多岁了,他自认为自己身子骨还算硬朗,再熬个十几年应当不成问题,他准备往三公的位子上努努劲儿。

这个时候要是得罪天子身边的近臣可不是什么好事。

高柔合起卷宗后看着贾充,“公闾啊,此事干系重大,需慎重对待,这样吧,老夫近日再去审理一次,看看是否还有遗漏。”

“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