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小说网>华夏真品阁网上商城 > 第六十二集 周游列国

第六十二集 周游列国 (第2页)

作者:背砍刀诗人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晋平公谋划攻齐,派大夫范昭出使临淄,以探虚实。

齐景公盛宴款待,酒酣耳热,宾主均有几分醉意。

范昭借离席敬酒之机,伸手掇过齐景公所用之杯,一饮而尽,复又还置景公面前。

晏婴冷眼旁观,厉声命令侍臣:弃此酒杯,为主公换之!

范昭大惭,宴罢辞归。回国之后,乃向晋平公奏道:以臣观之,今非伐齐之时也。

晋平公:卿因何而言此?

范昭:臣饮齐侯之酒,探其君臣反应,则被晏婴识破。此臣之所谓比之堂上,禽将户内,拔城於尊俎之间,折冲席上者也。齐有贤臣如此,伐之难胜。

晋平公信以为然,遂罢伐齐之念。

孔子闻而赞道:不出樽俎之间,而折冲千里之外。

(成语“折冲樽俎”

典故,便是源来于此。)

齐景公率其众卿,到纪国故地游玩。当地人在枯井内得一金壶,呈献国君。景公就手把玩,见壶内有朱砂文书:无食反鱼,勿乘驽马。

景公赞道:善哉是言!

无食反鱼,是厌其腥也;勿乘驽马,是嫌其不能远徒也。

晏子时在旁侧,索壶细观,然后却道:臣谓不然。无食反鱼,是谓民力不可使尽;勿乘驽马,是谓不可使小人在侧也!

景公笑道:纪国既有此书,则因何灭亡哉?

晏子答道:其亡有因。臣闻君子得其至理名言,必悬于大门之上。纪国有此良言,却置之于壶,不亡则何?

景公大赞:妙哉是论!

又有一次,齐景公率同相国晏婴、大夫艾孔、梁丘据前往牛山游览,北临齐国都城。

齐景公与三卿聚饮于野,有感于怀,突悲声,涕泣泪下。

三卿惊问:主公何故突然悲?

齐景公:我悲人生何似流水,迟早将离此美景,溘然而逝耶!

艾孔、梁丘据闻之,也陪国君同哭。晏子一怔,却忽仰天大笑。

景公怒问:我等悲,卿何笑?

晏子答道:人若不死,则太公、丁公永远保有齐国,桓、襄、文、武辅之,主公将戴笠穿麻,手荷锄耙,弯腰屈膝行于田野,焉有闲情,忧死虑亡哉!

主公因此流泪伤情,是为不仁;臣见不仁之君一个,馅谀佞臣成双,故而难忍笑耳!

齐景公大为惭愧,遂自认罚酒。

游玩已毕,君臣还至国都临淄。刚进宫门,内侍来报:未知何故,主公爱马突死。

景公大怒:岂有此理!

令将养马厩人,与我处以肢解酷刑。

晏子在场,急制止道:杀人须依古制。臣不知尧舜肢解人时,从何处下刀?

景公知道晏婴意思,遂改口道:不肢解也罢,交给狱官处死可矣。

晏婴道:此人的确该死,臣请明证其罪,令其甘心就死。

遂令唤过养马厩吏,当面训斥道:使国君马死,死罪一也;所死之马又是国君最爱者,死罪二也;使君为马杀人,国人怀怨其君,诸侯轻视我国,死罪三也。你可服罪?

厩吏不知国相何意,只是嗑头不已,连称死罪,并且苦苦求饶。

齐景公闻罢,喟然叹道:请贤卿释之可矣,休伤我仁爱之名。

晏婴笑而应诺,养马人遂得免死。

齐景公时有嬖妾婴子,因病不治而死。景公悲不自胜,守尸三日不食,肤着于席不去。

晏子入奏:外有术客至,闻婴子病死,愿请治之。

景公惊问:妾已病死,犹可为乎?

晏子答道:客之道术,非常人能知,请命其尝试可也。但来客云,须主公屏退,沐浴饮食,间离于病者之宫。彼将有鬼神之事,不可使生人在场。

景公信以为然,遂屏退别宫,开始沐浴饮食,等待宠妾还阳复生。

晏子见成功支开景公,即令棺人将嬖妾入敛下葬,然后还报。

景公大为不悦:夫子以医命寡人,将敛而不以闻,是非欺君耶?

晏子奏道:主公独不知死者不可复生邪?婴闻君正臣从谓之顺,君僻臣从谓之逆。今主公行僻,薄于贤人之礼,而厚嬖妾之哀。朽尸以留生,广爱以伤行,修哀以害性,君之失矣。故诸侯之宾客惭入吾国,本朝之臣惭守其职,崇君之行,不可以导民,从君之欲,不可以持国。且朽而不敛,谓之僇尸,臭而不收,谓之陈胔。反明王之性,行百姓之诽,而内嬖妾于僇胔,此之为不可。国之士大夫及诸侯宾客在外,君其哭而节之。

景公闻此,字字金石,句句在理,不得不从其所奏。

孔子闻此,复又赞道:星之昭昭,不若月之曀曀;小事之成,不若大事之废;君子之非,贤于小人之是也。其晏子之谓欤!

其后未久,晏子告病辞仕,不期年死于封邑,遗书景公,奏请世子晏圉继位袭爵。

齐景公时在临淄,闻而大悲,乘侈舆服繁驵,驱车兼程往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