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永生量子 (第2页)

作者:守护者魄月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我不顾同事的阻拦和警告,不在意它可能带来的生命危险,毅然决然的走进尚未投入的量子转换机,在机器的轰鸣声中,从此变成了量子人。

这个过程没有明显痛觉,只有一点点从身体由内而外的微热感。虽然只有短短半分钟,对我来说长的就像过了一个世纪。这感觉很微妙,就像意识化为电波,分离又重组;肉体变为分子,被量子替代后重新聚合……我在想着,要是就这么死了也挺好,没什么痛苦,只是有些遗憾吧,再也看不到这个世界的答案了。毕竟,执着于研究着世上真理的人结局都不怎么样——造物主一定不喜欢被自己的造物窥见这世界的秘密吧。

但对于视死如归的我来说,这结果的确是让我意外的惊喜。我活了下来。

从那一刻开始,直到我现在身处联大的图书馆内,我都在思考着我当初能够活下来的原因。也许是因为包括我和勇哥在内的所有人,都坚信我是“活”

着的,概率云在思维的作用下向“生”

的一面倾斜,量子有意识地凝聚成实体,我活了下来。

又也许,仅仅是勇哥选中了我,他不希望我死,而神言,是有力量的?

哈,由于讨厌精确而选择追寻量子,而同时作为观察者和被观察者的我为了看到最终的结果,即使是作为量子和不确定最忠实的信徒,为了活下来最终还是舍弃了不确定使得“活下来”

成为必然……真是讽刺。

或许那冥冥中掌控着世界的神也想看看自己的造物能弄出什么花样吧。说不准……也在期待着我弄出大新闻呢。

而我此时即为薛定谔的猫的化身——它也活了下来。

后来也是由于这份饮冰难凉的热爱,我便担任了宇宙联大量子力学的教授。

至于宇宙是什么,我到了现在也没能知道。也可能永远不会有人洞悉,现在是,从前是,将来也是。

我只知道,人的一生中总会出现那么一个人,一句话像一束光,击中了我,使我的未来从此明亮。

希望宇宙联大越来越强。

“一个人的生和死,对于宇宙来说,真的不算什么。总质量守恒,总能量守恒,角动量守恒。守恒所涵盖的,当然也不只有电子轨道空间量子化。生命是一个由熵减到熵增的过程,整齐到混乱,始于尘土,终于尘土。

随意洗牌,洗出一手同花顺;在键盘上随意敲打,写出一情诗。生命是什么?是从一个波到另一个波,一个粒子撞击另一个粒子,亦或是一个量子态纠缠着另一个量子态?

生命是一场偶然,在生命中遇见另一个生命,是偶然中的偶然。

同花顺被打乱,字母组合成墓志铭。我即为量子,量子永生。”

“人呐,还是应该学点物理。爬山时感受势能,游泳时思考反作用力,在篮球场练习抛物运动,在健身房复习热功转换,斗转星移验证了角动量守恒,世事无常的背后是测不准原理,在父母的皱纹中读出了熵增,在离别的时刻懂得了愣次定律。”

“时间。也许并不存在。从距离和度上衍生的量度。为方便生活而虚构的东西。在虚无中诞生的时间。只是空间一个函数扮演的角色。自以为游离万物之外的观测者。在静止的世界中。有了动态的感觉。”

“只要加以研究,万物皆是科学。”

注:1芮枫博士还精通原子物理,生物化学等,对中日韩英四门外语也多有了解。

2量子力学(quantummenetics),为物理学理论,是研究物质世界微观粒子运动规律的物理学分支,主要研究原子、分子、凝聚态物质,以及原子核和基本粒子的结构、性质的基础理论。它与相对论一起构成现代物理学的理论基础。量子力学不仅是现代物理学的基础理论之一,而且在化学等学科和许多近代技术中得到广泛应用。19世纪末,人们现旧有的经典理论无法解释微观系统,于是经由物理学家的努力,在2o世纪初创立量子力学,解释了这些现象。量子力学从根本上改变人类对物质结构及其相互作用的理解。除了广义相对论描写的引力以外,迄今所有基本相互作用均可以在量子力学的框架内描述(量子场论)。

其理论学说的创始人为海森堡,狄拉克,薛定谔,而旧量子创始人为普朗克,爱因斯坦,玻尔。

——《宇宙联合大学校史卷4:永生量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