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孙徵兰请诏陈奇瑜 (第3页)

作者:火之虎vvvv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卿家也当明白,朕终究只是一个藩王,朕接收到的知识,都是他们愿意让朕知道的。

便是皇兄罹难朕登基后,为朕讲学的侍讲,朕也无法做主……”

明朝侍讲是内阁挑选新晋进士(主要是状元榜眼探花等),名为侍讲大学士、侍讲学士、侍读、侍讲等。

不管是影视还是小说中,明朝皇帝的权力都很大,想罢免谁一句话就完事了。

想提拔人,一句口谕就好了……

实则扯蛋!

华夏所有的正统朝代,除了东晋、东汉这样的世家王朝之外,明朝皇帝是被限制的最死的。

不说阁部大臣,他们耍起皇帝来,可以玩出花……

也不说动辄能喷皇帝一脸吐沫的言官……

明代朝臣有个对皇帝说不的权力,叫做“封驳”

还有个修改皇帝意思的权力,叫“驳正”

这个权力下放的有多低?

封驳——六科给事中就可以了。(明初八品,建文后七品。)

修改圣旨的“驳正”

之权,只需要给事中就行!

(明初从八品,建文后从七品。)

朱由检自然明白明朝皇帝的处境。

他将原主的困难说了出来。

不过,好在而今朝臣只剩下了百分之一,跟在身边的都是真正的为国为民的正直之士。

他可以大展拳脚了。

“孙卿尽管放心,朕的选择只有一个!”

朱由检坚定的看向了北方,咬牙切齿道:

“打回去!”

“血债,唯有血来洗刷!”

……

孙徵兰已经明白了朱由检的想法,他轻声道:

“臣明白陛下的意思了。”

两人都下意识的撇开这个话题,毕竟这里面的牵扯实在是太深。

孙徵兰指着远处的太行山:

“陛下,翻过这片山,就是山西境内,那里有个人在等着陛下呢。”

朱由检眉头微微挑起。

作为现代人,他很不习惯这样说一半藏一半的说话方式。

每句话都要自己费力去猜。

他仔细想了想,猛然想到了一个人。

若不是他是研究历史的出身,怕是还真的跟不上孙徵兰的思路。

当即,朱由检试探道:“孙卿说的可是五省总督陈奇瑜?”

陈奇瑜是一个猛人,能力又强,崇祯朝负责剿匪的总督,陈奇瑜当得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