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为难 (第3页)

作者:二三意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老夫人絮絮叨叨的,忽而又想到他之前说的成亲一事。她脑中灵光一闪,就问,“你想娶的一直都是拧月那丫头,是担心又是提亲又是成亲的,惊扰到她养胎,所以才将亲事推迟到下半年对不对?这件事还算你有心,只是,婚姻之事不是简单一两句话就能成的。和桑家的亲事,你与拧月商量过没有,拧月那丫头应下没有?”

他倒是没和桑拧月商量,但他把他的意思和桑拂月说清楚了。

沈廷钧如此一说,老夫人的气性又上来了。

“以前看你这孩子也稳重的狠,怎么在这事儿上就屡次犯糊涂。你要与桑家的姑娘成亲,肯定要得到桑家的肯。可最终与你成亲的是拧月,你不该把这事儿好好和她说说?你想想她一个姑娘家,没名没分就给你生了儿子,她心里难道不受恓惶么?你该早些把你的心思告知她的啊,这样她心里也有个底,也能更安稳些。”

沈廷钧没做声。

这确实是他的疏忽。

但他也是想着,说的再多,不能变成现实,也不过是让她一日日苦熬着等着。

那样的日子不好受。

许是没有希望,却迎来奇迹,更能让她惊喜。

沈廷钧蹙着浓眉想事情,难道真是他做错了?

老夫人已经彻底恼上自己儿子了,立即撒开他的手,让他去跪祖宗。

沈廷钧倒也乖觉,真就走出鹤延堂,然后去了祠堂。

老夫人听到崔嬷嬷说儿子去祠堂了,心里堵着的那口气都没下去。

她把之前沈廷钧和她说的那些话,一句句告诉了崔嬷嬷。崔嬷嬷面上的表情就变得一言难尽起来。不过又想到,不管这事儿究竟怎么弄的吧,终归如今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展。最起码侯爷愿意成亲了,甚至连儿子都有了。

老夫人听崔嬷嬷如此一劝,就忍不住轻呵一声,“这么说,那周氏倒还算做了件好事。”

是好事么?

勉强也能这么说吧。

只是周氏的心的确太黑了,手段也太脏了!

若不是侯爷对拧月早就起了心思,又及时救下了她,说不得如今拧月那丫头早就进肃王府当妾了,指不定都被王府的那些美人作践死了。

如此一想,似乎又觉得周氏之恶不可饶恕,当初真就不该一时心软,再次接她下山来。

老夫人如此一说,崔嬷嬷就道:“那您还不是太心疼荣安少爷了。荣安那时候茶饭不吃,短短几天就瘦脱了形。这不仅您看着心疼,就是奴婢,看着也不落忍啊。”

“可如今总不能继续放任周氏在这府里。”

老夫人说出了心中的难处。“侯府到底亏欠拧月那丫头在先,那丫头不计前嫌且罢了,如今还将大郎的孩子生下来。那丫头仁义,可咱们不能把她的仁义当做理所当然。该给那丫头交代的时候,还是要给的。只如今这事情……难道要将周氏重新送回家庙去?”

那指定也是不成的。

毕竟荣安已经记事了,若是因大伯娶新妇而将他母亲送离,那孩子怕是会从心底里怨恨上拧月。

可若是留下周氏在府里,别说拧月不乐意,就是老夫人自己,她想想周氏对拧月的种种算计,觉得让拧月忍下那所有不喜,每日强作欢笑的和周氏共处一室,那都太为难她了。

这样也不成,那样也不成,老夫人辗转反侧,这一晚上都没睡着。

等到翌日沈廷祎和沈廷澜来给老夫人请安,见到老夫人这眼下青黑的模样,登时都有些吃惊。

沈廷澜问,“娘,您这是怎么了,晚上没休息好么?我听下人说,大哥昨晚上回来了,是大哥惹您生气了么?”

沈廷祎也问说,“大哥去衙门了不是,我方才过来怎么没看见大哥?”

老夫人头上敷着一块帕子,这帕子上沾了药水,敷在额头上可以清神醒脑。

敷了两块帕子,老夫人感觉头不太疼了,精神也略好了些。

她在两个儿子的搀扶下坐起身,然后不紧不慢的说,“你们大哥是回来了,今天也没去上朝,在祠堂跪着呢。三郎啊,你亲自跑一趟,去把你大哥喊来,娘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