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山雨欲来 2 (第2页)

作者:寒江钓客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刘景仁用手敲着舆图上大宁的位置,挥了一下胳膊,“这是一招堂皇的明棋,可也是一着绝妙的好棋呀。”

“你的这招棋的确不错。”

任豪杰叹息了一声,“只是这样以来,金人和蒙古人的目光就都吸引到这里来了。很快,蒙古人就会包围兴州城,到时候我们只能决一死战,想走也走不了了。”

“那你害怕吗?”

刘景仁问。

“你都不怕,我怕什么?大不了以死报国。以身许国,惟所愿尔!”

任豪杰说。

“说的好。以身许国,唯所愿尔。”

刘景仁说完,举起手中的茶碗,两个人遥遥碰了一下,展眉一笑。

这时彭旭阳提着一个方形食盒在门口晃了一下,“进来吧,任签事不是外人。”

刘景仁想问题的时候常常忘了吃饭,他又不准别人来打扰,这样就常常误了饭点,现在已经亥时,他早已经饿得前心贴着后背了。

彭旭阳揭开盒盖儿,取出一大海碗羊肉揪面片放在桌子上,又取出两碟小菜和一碗面汤。

“要不要给你也来一碗?这羊肉揪面片儿很地道。”

刘景仁问候道。

“不用,我来的时候已经吃过了,你吃吧。”

任豪杰早已习惯了刘景仁边谈工作边吃饭的场面,他站起身来,走到书柜西边,看到那里新贴了一个条幅,墨迹还有些温润,显见是刘景仁最近写的。

就凑上前细细看去,条幅写的是: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下面的题款写着:万历48年申月,出兵兴州,身蹈死地,为国求存,录太祖《忆秦娥·娄山关》以自勉,刘景仁。

词是好词,一股大义凛然、视死如归的气势扑面而来,王体的行书也写的好,出于二王,又独成机抒,自成一家之气象。

只是太祖不擅诗词,更没有写过《忆秦娥·娄山关》这词,是不是记错了?

是了,这词应该就是刘景仁写的,只是假托太祖罢了,任豪杰恍然大悟。

刘景仁咽下最后一口面片儿,又把面汤喝下去,随手加了一筷子咸菜疙瘩,向彭旭阳挥挥手。

彭旭阳把用过的碗筷放到食盒里,盖上盖子,向任签事敬了一个礼,提着食盒儿出去了。

“东西运进来了?”

刘景仁问。

“运进来了,有了这些东西,这次一定要蒙古人好看。”

任豪杰偷偷一笑。

“是怎么运进来的?”

刘景仁接着问。

“你不是说要偷偷运进来,不能把蒙古人吓跑吗?”

任豪杰靠近桌子,头挨在刘景然耳边说,“我分了五次,白天让两千边军大张旗鼓,押着大车队从古北口出,一路从兴州城南门进来,第二天晚上再让士兵化妆成便衣,分批回去。过了一天以后,再大张旗鼓押着车队从古北口赶到兴州城。物资分五次运到,边军三次分散到城墙上,两次分散到北边的军营里。”

他喘了一口气,接着说:“你从城下往上看,城头站着的是密密麻麻的士兵,兴州城的那些探子们肯定能估算出我们在城里驻扎了1万多士兵。”

“你要扎那么多假人干什么?”

任豪杰有些不解,询问道。

“新附之城,人心如不系之舟,漂浮不定。我们的目标在城外,城内的民心,就要靠这些假人去镇定了。”

刘景仁说。

“原来如此。”

任豪杰恍然大悟。

“那么!

我们就静等好戏开锣啦?”

刘景仁轻笑了一下,问道。

“静等好戏开锣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