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小说网>激战1的剧情 > 第113章 东洋的心思

第113章 东洋的心思 (第2页)

作者:琳琅岁玥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一面是选派提拔了一大批新人,特别是从商行等新事业中抽调的人员,让他们先至少能临时顶上空缺。但这需要时间,更是人才难觅。

于是陈济怀又下令,尽量对原有官吏进行劝说挽留,甚至采取了一些强制手段。让他们哪怕是暂留一段时日,待过渡后再予放行。

总之,革新是不易的。实行自治这种大规模的,集中式的变革,更是隐含着无数想象不到的困难。

内政上是如此,在外交上陈济怀更是小心谨慎。

在大清国,两江地区特别是上海,是所有与大清有往来关系的洋人,最看重的地方。如今这里突然自治了,难免会带来很多额外的关注。

为了在初起时,能尽量保持一个安稳且友好的外部环境,陈济怀决定暂时在两江域内,继续遵守大清与外国已签订的条约。

等将来稳定下来后,再逐步寻求改换新约,争取废除那些不利的条款。

如此消息一出,确实收到效果。绝大多数的国家,见自身利益未受影响,就很顺利的接受了两江自治。

还都表达了祝贺,希望以此为机遇加强合作。

当然,那些以前就同两江单独订过约章的国家,就更没什么可说的了。比如日本。

前面曾提过,日本对两江自治的感受,是比较复杂的。

日本在十年前,于台湾惨败于陈家之手,同时还彻底失去了对琉球的控制。其国内对此,也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做出了重大的调整。

后来日本向陈家和琉球,寻求了和解。解除了来自这个方向上的威胁,可以集中精力转向别处。

日本接着便迫使朝鲜向其开放,并持续不断的进行渗透,也算挽回了些许颜面。

一转眼近十年过去了。这十年来,日本国内可谓是生了巨大的变化。

既平定了内乱,统一了声音,各项维新政策也得以全面铺开,还偿清了对大清和琉球的赔款。

就连陈家驻日的代表都回报说,日本如今已是面貌大改,日新月异。

这些进步,当然对于日本人自己来说,也是很受鼓舞的,内心便又有些不安分起来。

于是在前年时,借朝鲜生“壬午兵变”

之机,日本企图趁火打劫,捞取好处。谁料竟被大清北洋,轻轻松松的就给化解掉了。

只是由于大清和朝鲜,都在后续的外交条款上不够细心,才被日本钻了空子,占得些便宜。但日本人的自信心,仍通过此事件备受打击。

而现在,一个实力比北洋还要强劲,且曾经收拾过自己的陈家势力,竟然带着大清最富庶的地方自治了。这真是让日本人心里,五味杂陈。

不过有的时候,你不得不佩服日本人“能屈能伸”

的劲头。

为了自家的生存和安全,不管心里是怎么想的。反正他们很快的找上门来,对两江自治表示热烈的祝贺,并希望正式订立新的约章。

日本能有此种态度,对于陈济怀来说也不是坏事,只不过眼下没时间去搭理。

因为他现在的外交要务,是需先解决法国人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