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小说网>激战第16集 > 第254章 英王登基观舰式

第254章 英王登基观舰式 (第1页)

作者:琳琅岁玥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经过多年来以沙俄为假想敌,全力进行的有针对性建设,到了1901年至1902年的时候,华夏至少在军力上已经处在了略为占优的位置。

但是这种优势若想一直保持下去,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预计从1903年起,西伯利亚大铁路的各主要路段将陆续修通。

到了那时,沙俄在向东方的兵力运转和后勤保障上,将逐渐突破一个又一个瓶颈,变得越来越便捷且经济。

届时,其在东方的经营,以及基地与防御设施的建设,也将步入快车道,完整度和规模都将加速提升,愈发有利于展开防御。

在此情况下,随着北疆各地悬外的时日越久,收复的难度就会越大。

至于沙俄船台上那些正在建造的新战舰,华夏倒也可以用新的造舰计划予以赶超,只不过由此引发更为长期化的军备竞赛,也将遗祸无穷。

上述这些,让陈济怀领导下的华夏政府,在内心中充满了焦虑。

尽管新建立起来的共和国,十分需要稳定和过渡的时间,但是经过深入的综合考虑之后,陈济怀等人最终还是选择了更为激进的决策。

就这样,在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安定国内,又抓紧处理了内政外交上的要务之后,华夏国防军终于又开始了北进的行动。

在这个过程中,国防军虽然并未与沙俄军队发生直接的接触和摩擦,但依然令沙俄在所觊觎的地盘不断缩水的情形下,感到坐立难安,终于到了无法忍受的地步。

其实在此时以及之前的沙俄,在东方还是多少有些外强中干的,其所拥有的实力同胃口和表现比起来,并不相称。

因此,沙俄也希望能将可能发生的冲突,拖延到对自己更有利的时期,所以一度对华夏采取了略为温和的态度,甚至在最初时忍受了国防军的北进。

但沙俄君臣的心里终究是明白的,以妥协的姿态并不能换来他们想要的东西,华夏也不会傻到给他们留下更多的时间。

再加之国内沙文主义情绪的助推,以及对东方人的蔑视导致的自大心理,沙俄终于下定决心要以强硬来扞卫自己在东方的利益。

如此一来,在世人眼中,华俄之间发生一场大战,似乎已经不可避免。

而且双方接下来的行动,也都是在朝着这个方向推进的,剩下的就仅是冲突会在何时开始的问题了。

就在东方的局势,一天比一天危急的这段日子里,列国之间关于这场日益临近的战争而展开的外交活动,也在频繁上演着。

其中,最具影响力的国家,依然是英国。

1902年5月底,那场撼动大英帝国根基,成为其日不落霸权转折点的第二次布尔战争,终于结束了。

英国在这场战争中,付出了高昂的代价,造成了高额的战争开支和重大伤亡。还因其在战争中的暴行,在欧美遭到千夫所指,陷入了外交的孤立。

在由战争引发的困境之中,本就年迈,又承受着巨大的压力而忧心忡忡的维多利亚女王,于1901年初病逝了。

女王的死,同这场战争一起,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终结。

战争虽然已经结束,但被严重削弱的英国却不得不痛定思痛,重新审视自己,审视整个世界。

权衡利弊之后,英国从此被迫放弃了“光荣孤立”

的政策,开始了全球范围内的战略收缩。

他们将部分海外势力范围,转托给了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白人自治领,而将本身的战略重心转回了欧洲,集中到了英国的主要对手身上。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场战争中,有一些年轻人活跃在其中,在南非的历练将帮助他们,在未来成长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人物。

其中包括,莫罕达斯?卡拉姆昌德?甘地,即后来被印度人尊崇的“圣雄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