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小说网>激战第16集 > 第223章 向全国进发

第223章 向全国进发 (第1页)

作者:琳琅岁玥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两江在清日战争后,终于得以名正言顺的迈向全国,也必将在这个过程当中,迎接着各项未知的挑战。

与陈家多年经营的两江四省不同,大清的其他省份接受的近代事物相对较少,顽固的保守势力也更为强势。

其中沿海省份的情况相对要好些,因为大清的其他地方实力派开展的洋务运动,在这些地区影响较多。

更因这些地方,在大清开国通商后,西洋事物不断传入,已成潜移默化之势。

相比之下,越向内地的省份,因受外来影响更少,也就更偏守旧。

不过,不管各地情形如何,在面临变革之时,都会产生这样那样的反弹,而且从一开始就很强烈。

1894年,陈济怀借出兵抵御日军的名义,派防卫军进驻并控制了浙江。这个行为就冲击了闽浙总督刘坤一的势力,并引起其强烈不满。

尽管刘坤一自讨并无能力抗拒两江,只得引部退往福州。但在临行前,还是对杭州将军苏完瓜尔佳?吉和进行了一番怂恿。

若论两江对各地,无论是接管防务,还是全盘掌控,受到影响最大的就当属各处的驻防八旗。因此,他们自然也最具备反抗的动机。

于是,本就心存不满的吉和,再经过刘坤一的鼓动,便纠集了部属意图据守杭州满城,与防卫军一较高下。双方也一度出现了对峙的情形。

只不过,浙江毕竟邻近两江腹地,还是陈家的老家,两地百姓关系密切,交流贸易从不间断,两江也对浙江刻意渗透日久。

因此,杭州八旗军的抵制行动,极度缺乏民众支持,就连旗兵内部都难得统一,在那个时期也得不到清廷的支持。

吉和最终无奈,只得放弃,在完成和平交接后,率领愿意追随的少数部下,离开了浙江。而他从前的大多数属下,则都自愿的留在了杭州。

毗邻的浙江尚且如此,当两江迈进别省时,更不知要生出什么其他的状况来了,特别是那些偏内6的省份。

对此,两江当局也是心中有数的,并且尽可能的考虑困难,对之也做了许多的准备。

从1895年下半年开始,两江各路调查队就开始向全国各省进。

以确保安全为由,并行其他目的,防卫军为绝大多数的调查队,配备了随行护送的小分队。

同时,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减少抵触,树立两江良好形象,两江当局也严令各队,务必严守纪律,尽量尊重所经各地的民风习俗。

在这样谨慎的操作下,多数的调查队都能比较顺利的开展,但仍有数路遭遇了不小的阻力,其中尤以湖北方向最为激烈。

河南、湖北和湖南三省,位居天下之中,拦在两江的整个西面,是当初清廷设下的,阻截两江辐射内6地区的重要防线。

其中的湖北省,更是因处在长江相对上游的位置,可以顺流直下威胁江南,而显得极具战略意义。

为了将这些关键的省份控制在自己手中,朝廷特命满人裕禄为湖广总督,旗人出身的边宝泉为河南巡抚。

然而到了清日之战后,朝廷的实力和威势被大幅削弱,根本无力限制两江的势力外溢。清廷以往的布局,实际已沦为无用。

这些情形,略明眼些的人看在眼中,都会对大势有所思讨。

譬如两广的张之洞和福建的刘坤一等人,深以为乱世将至,为寻求自立的资本,都加大了扩充实力的力度。

不过他们在面对两江的渗入时,因自知力量相差悬殊,皆选择了平和接纳。拟先依附,看时事展再作考量。

与他们相比,同为朝廷“寄予厚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