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小说网>激战内容 > 第242章 丰润之战

第242章 丰润之战 (第1页)

作者:琳琅岁玥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两江向各省大举出兵,自然引起各督抚,特别是清廷的不满,而且在外交上也生出了一片诧异。

对于列国的质疑,两江外务司给出的答复是,值此纷乱之际,保障各地安宁是为两江的本责,此番出兵自是无可厚非。

并且强调,两江的出兵行动,不仅是为了绥靖安民,也是对在华的洋人进行保护,尽量避免令人不愉快的情况出现。

如此解释之后,除了沙俄和德国等少数国家以外,各国均不再有更多异议。

尤其是美国和英国这些与两江关系不错的国家,以及日本等国,纷纷表声明,对两江的行动表示欢迎和支持。

还称只有置于两江军队的保护之下,各国在华的外交人员、商人、传教士和其他侨民等,才能真正的感到安全和放心。

这样一来,两江的进兵之举,在外交层面获得了充分的谅解,少数杂音也难以产生过多的影响。

至于国内的反对之声,陈济怀等人才不会放在心上。

其中各省的督抚,即便心中有一千一万个不乐意,也不敢明显的表露,免得被率先开刀。

对于大清,反正其不满是必然的,而且两江这回本就是谋划好了要与其来个彻底的了断,他越不满,反应越激烈,反倒是越好下手呢。

若说这满清朝廷,在近些年来,也确实是不太好过。

通观全局,无论是在外交、军事、内政、财政,还是权威、民心、掌控力,等等各方面,大清都已经到了山穷水尽,岌岌可危的地步了。

朝廷的窘境,有识之士皆看在眼里,也是急在心头。

就是在清日战争之后,以一大批仍心存忠君报国之心的知识分子为核心,在联络了部分朝中官员后,不断向朝廷提出应学习西方,维新变法的强烈倡议。

他们主张,要在科学文化、政体制度、农工商业等各领域内,都进行自上而下的改良,试图挽救已经陷入颓势的大清。

他们的想法虽好,可却是过于理想,也已经不合时宜。

要知道如今的满清朝廷,越落后,就越保守,越衰微,便越担心别人会取而代之。

由此一来,满清权贵们愈固步自封,也愈顾忌汉人会对其带来威胁。就连曾经重用并依仗汉臣的慈禧太后等,亦存如此念想。

既然如此,各衙门的权柄,被日渐收归回满人之手,也就是情理之中的事了。

所以,以汉人知识分子为主体的维新运动,除了受到猜忌,必然不会得到朝廷的支持。

而如李鸿章等朝中的汉人重臣,也逐渐失去信任,实权旁落,备受冷遇,只能养闲京中,终日郁郁寡欢。

就这样,在短短几年之内,清廷迅恢复了“满化”

陈济怀等人终于从中看到了机遇,下定决心要将其牢牢抓住,并利用同时期在外部难得出现的窗口时期,正式图举大事,出兵收控全国。

对于两江的突然进兵,已然充斥着“正统”

的满清朝廷,当然极为愤怒。

他们一面严旨申斥陈济怀,并痛骂其不轨之举。一面令新6军前部,加向京城靠拢,以为护卫京师并抵御叛逆。

收到朝廷的新指令后,由铁良统领的新军左右两镇加快了进军步伐,很快便进至香河及通州域内的北运河一带,开始在那里建立起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