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分田地方案 (第2页)

作者:盗草人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那些世家阀门乡绅地主很多在当地都德高望重,如果真的因为我们官员身染恶疾去世就要降罪他们。

这样会得到天下人诟病,对王上和新朝的名声不利。”

作为儒家学派李岩知道范仁是想保护手底下的官员采用如此无赖的方式,但是这真的有辱斯文啊!

“哈哈,天下人?李岩你说的天下人是指那些学些孔孟之道腐儒的读书人吧?

对于他们本王真的不在乎!

只要百姓站在本王这边就足够了。

世家阀门就是这块土地上的恶疾,必须得根除,本王的第一个方案已经给他们留下了足够的颜面。

如果他们愿意放弃土地经商办厂造福一方最好,不然本王只能赶尽杀绝了。

这个问题趁着新朝初立,想要解决不会有太大阻碍,一带等社会稳定,那些世家阀门乡绅士族盘结交错成为一体,那个时候想要动刀子可就要流大血了。”

看着范仁冰冷的眼神李岩沉默了,倒是一旁的红娘子对范仁又欣赏了几分。

“对于乡绅地主的处置就这些。

接下来说分田地,我们神龙教这几个月的报纸本王都看过了,基本上每一期都会出现土地国有,承包制之类的话题。

这一来是给那些乡绅地主打个预防针,二来是将这种政策深入民心。

现在所有百姓流民都知道咱们打算土地承包,到底怎么个承包法他们肯定好奇。

今天本王就把这件事定调。

对于原住民的土地暂时不动,官府登记造册,签订承包合同。

水浇地一年每亩2oo文,旱地每年1oo文,承包合同起步十年。

对于原住民2施行两年免税,流民安置免税3年。

对于手里暂时没钱的百姓,承包费用可以暂时欠着,今年夏收后粮食丰收以市价抵消承包费用。

对于一些泼皮无赖,拒绝交费的提前给他们打个预防针,到时候朝廷会收回承包合同和土地并将其全家配到关外苦寒之地。

现在说说流民。

流民愿意返回老家的,由朝廷登记造册,查阅户籍地有没有我们开垦的土地,如果有准许他们持有路引和朝廷开具工分证明让其返乡。

工分就是那些流民跟着我们神龙教以工代赈半年来一共领取了多少工钱,领取的工钱数量就是工分。

流民返乡后凭借工分证明寻找当地官府寻求土地承包。

有工分证明的百姓有着优先选择水浇地的权利。

土地承包原则上按照水浇地和旱地各自一半的比例进行承包。

如今刚开垦的土地基本都属于旱地,那全部先按照旱地的承包价格承包给百姓。

不愿意返乡的流民就近安排。

这中间就有着一个土地价值取向的问题。

比如有的田地距离县城近,百姓无论是从县城购买农具还是销售自己的粮食就会方便的多。

甚至农闲的时候他们可以去县城打短工什么的,这不仅方便了百姓,更是增加了他们的额外收益。

就比如这唐山,唐山如今有煤矿、铁矿,周围的土地肯定会贵一点。

因为在这里安家的百姓在农闲时就可以去矿上打短工补贴家用。

比如到了冬天需要烧煤,这里距离矿山很近,煤炭会省去大量的运输环节和中间商人的差价,这里的百姓买煤不仅方便而且便宜。

从这个角度来看唐山周围的田地价值就会高出不少。

本王要你们以县城、大城镇、矿区为核心向外辐射,将他田地划分3-5个等级。

承包的时候距离城镇近的田地承包价格要高一点,距离城镇偏远且交通不便的地方,承包价格低一点。

当然最低的标准水浇地2oo文,旱地1oo文,百姓暂时没钱的可以等夏收过后将承包费用补齐。

所有县城以上的城镇以城墙为边界方圆1o里土地不得承包,全部归朝廷所有。

因为这中间会存在一个随着人口增加城镇扩大的问题,要是将这些土地承包出去,等社会稳定将来扩建城镇的时候会和百姓产生大量矛盾。

这一点我们要及早避免。

如京城这种人口过百万的大型城市,方圆2o里的土地全部归朝廷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