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小说网>鹅的三国 > 第二十六章 饭后论道

第二十六章 饭后论道 (第2页)

也是烹煮制成,一些野菜凉拌。

其中有一碟盐拌豆腐,细微的咸鲜味更能衬托豆腐本身的清甜滋味儿。

黑熊来的急促,所以老子庙内的道士们并没有提前制作‘意外酵的米汤’。

饭饱,天色将暗。

李祭酒拿来庙中修行的太清法,皆是竹简,有道经、德经、河上公章句、老子想尔注这四部卷,此外还有三十余卷太平经。

黑熊拿起来简单翻看,见竹简、墨迹颇新,就知道是新道士誊抄的。

这些东西在他看来就是道德经本体,老版本注解、以及张道陵注解版本这三种。

他翻阅的很快,李祭酒、赖平静静等候。

张道陵对道德经的增删修改幅度很大,几乎是把道德经拿来自己用,需要什么样的道德经,就改成什么样的道德经。

河上公的注解版本还不算离谱,算是中规中矩的解读。

而张道陵的注解版本里已经明确提出老子是道的化身,老子是道,道是老子,提倡道众要顺从奉行道的旨意。

并将修行长生确立了一個标准,即‘能法道,故能自生而长久也’。

将长生步骤化,想要长生的第一步就是守戒律、第二步是炼形,第三是食气。

绝大多数人的人生,将永久停留在长生道路的初级阶段。

也就是第一步守戒律,听话做事就行了。

只是在李祭酒、赖平看来眼前的白鹅将军已经处于‘法道’的境界,是长生中人。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能法道,自然已非凡俗。

只是他们面前的黑熊解读隶书觉得费眼睛,更别说认真理解其中的意思。

所以是真的在翻阅一卷卷竹简,一目十行那种。

看完太清法各卷,黑熊将手里竹简合拢扎好丝带,对等候的二人说:“我这一脉梦蝶传法,并不依赖于文字经卷。你们熟读道德经,自然知道古文经、今文经之别;也该知道,道德经传承时删改颇多;至于张道陵所注,更是背离老子本意。”

李祭酒情绪低沉:“渠帅言下之意,就是我等所修的太清法残漏不全?”

“是,曹操这些年设置的丘中郎将、摸金校尉所过狼藉,挖出了许多金铜器皿,也挖出了许多上古竹简。可惜乱世里,无人整理、保护。若无机缘,你们很难看到先秦之际的道德经,更别说是原本。”

黑熊说着真心实意长叹一口气:“道德经是你们的根本,真本不全,再修种种注解越是钻研,越是背离道之根源。”

李祭酒面色白,赖平追问:“可有办法?”

见黑熊不语,赖平又问:“那真正的道之根源是怎样的?朝闻道,夕死可矣。”

“恳请渠帅讲解一二,我等愿以命尝。”

赖平起身叩拜,李祭酒也是跟着叩。

“道,我们是道,门窗屋瓦是道,天子庶民是道,牛羊鸡鸭也是道,没有贵贱。”

“道存在于各处,我们看得见,也摸得着。”

“道,是物质,也是时间,是过去,也是未来。”

黑熊又想了想,说:“想要理解道,是很难的,无异于白日飞升。但可以研究道之理,握其理,自能知道之体,明道之用。格物而致知,去看竹子吧,看通透了就能明白一些道理。”

李祭酒皱眉听着,用心记着,却问:“渠帅与贫道都是道,没有贵贱区分,为何渠帅能修行真法,而贫道凡人之躯,无有脱,反要饱受疾病之苦?”

“道之内,你我自然是平等的;可道亦有权柄,我只是触摸了些许权柄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