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一语惊天地 (第3页)

作者:可儿小财迷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连这样的诗词也无人能及,令他念念不忘。

以至于他忘记了昨晚找陈牧的真正目的,满脑子只有那诗。

天刚破晓,曹操便急急召集众人,兴奋地展示那诗。

“近日偶遇一高士,此诗乃其佳作,我觉得甚妙,特来与众位共赏。”

接着,他饱含感情地朗诵起陈牧的诗。

“江水东流,淘尽英雄,千古风流人物……”

诗毕,大帐内静默良久。

每个人都沉浸于诗的意境中,这不是常人能创作出的诗。

他们能感受到诗中蕴含的情感深度。

武将们虽非文人。

但这诗气概宏大,情感深沉,描绘的画面如在眼前,令他们心潮澎湃。

一时之间,大帐内唯有惊叹无声。

片刻后,陈群起身道。

“主公,初闻此诗,只觉气势磅礴,细品之下,竟也蕴含人生哲理,想来诗人必定非凡。”

贾诩也默默点头,眯眼体会诗中的意境。

“诗中所述,似是诗人的雄心被岁月磨损,却又透出一丝不甘。”

“似是对才华未展的愤慨,还将周瑜视为对手?”

“能视周瑜为对手者,定也是与周瑜匹敌的大才。”

“不知这诗出自何人之手?”

这是帐中所有人共同的疑问。

丞相兴致勃勃地召集大家,展示这诗,且显得十分兴奋。

可见他对这诗同样深感震撼和满意。

而诗人,显然也是丞相极其欣赏之人,否则他怎会如此喜悦?

环顾曹操麾下,能得到曹操青睐,又有如此文采的人,似乎寥寥无几。

荀攸连忙问道。

“丞相,此诗难道是我叔父所作?”

他的叔父,荀彧,是曹操最信赖的智囊。

正坐镇后方,操持着曹操的一切后勤事务,尽管这样的职责或许会让他的雄心略显压抑。

荀攸因此猜测这诗的作者恐怕就是他的叔父。

曹操却只是一笑置之。

“荀彧的确文采斐然,但若非亲历荆州这样的地方,怎能描绘出江水滚滚的气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