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节 (第3页)

作者:岭南春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方为语气清晰的答道:“正在村里刘夫子门子识字。”

张太太点了点头,叫嬷嬷拿出笔墨纸砚,让孩子写。

方为平时在家里练过不少,这会儿看到这么光洁的纸张,越发的谨慎,写起字来,一笔一划,异常的工整。

看着苏小月心里宽慰,学了几月,这孩子没有白费,因为方为的特殊,苏小月很少抓他的功课。

方为随笔写的是《千字文》,看得张太太点头称赞,“这孩子着实聪明,招人疼爱,这么小字写得这么好,已经不容易了。”

方为这次跟着苏小月来张府,苏小月也是有点私心的,张大人是大儒,又在县学里提点这些读书郎,她有心想让方为在张大人面前露露脸,这孩子不比金满,他的本事奇特,在村里开蒙才几月,她发现这孩子学得快,她怕耽误了孩子。

于是苏小月借此话题,把方为的奇特之处说了。张太太脸色大变,“你说的可是真的?”

一脸不敢置信,于是顺手从案上拿起自己刚读的《诗经》翻开,乘方为在写字的时候没注意这边,便念了一段,“……有来雍雍,至止肃肃。相维群公……”

这段从《周颂?雍》念到了《周颂?访落》,念完,张太太把书放下,看向苏小月。

苏小月见方为还在写字,便道:“为儿,你把刚才张太太念的书背一遍试试。”

这种事儿刘夫子常在方为面前测试,因为寻到了这么一个好学生,刘夫子惊奇的同时也羡慕,平常看书的时候,便把方为叫到身边单独讲解。这孩子接受能力强,真的是一块读书的宝料。

方为从容的放下笔,闭上眼睛沉默了一会儿,接着开始背起张太太刚才念的那一段周颂篇,听得屋里上至主子,下至仆人,无一不憋住了呼吸,露出惊讶之容。

果然如苏小月所说,这个孩子天赋异禀,是个难得的神童,张太太跟着张大人身边,浸墨官场数年,对于这种人才,那简直是爱之若渴,于是欣喜的唤嬷嬷,把前院的张大人叫来。

苏小月随张太太移步花厅,没等一会儿,张大人便步伐轻快走了过来,过了影壁,露出玄青色的长袍,风神俊雅的走来,入目只觉得满面春风。

张大人远远的就看到了站在苏小月身边的方为,只达苏小月腰部,穿的是庄户人家里的布衣,梳垂髻,额间一点红,眉目清朗,目光灵动,圆溜溜的眼睛湛湛有神的望向张自在。

看到这样灵动的孩子,张自在三步并做两步的来到孩子身边蹲下,苏小月忙侧身行礼。

张自在没有半点官威,摆了摆手,苏小月被张太太顺手拉她坐在身侧。

“你今年几岁了?”

张自在笑问方为。

方为不紧不慢的答道:“学生今年五岁半。”

听到这么小的孩子在自己面前自称学生,听了一辈子这两个字,唯这一次逗笑了他。他摸了摸孩子的额发,叹了口气,若是自己家儿子尚在,孙子也有这么大了。

“你都学了什么?”

“《三字经》《千字文》《百家姓》。”

“你可是都学会了?”

方为点头,才学了几个月,他居然把三本书都学会了,连苏小月都惊愕在当场,她一直以为孩子只会背后面的,但意思没有怎么搞懂,没想刘夫人对他这么好,居然私下里教了他。

方为一向比别的同窗学得快,刘夫人不辞辛苦的教他,呆会回去同方河说一声,刘夫子费了这番心思,年底了,给夫子送些肉去。

张自在听到方为的答案,显然满意,刚才来的时候,就问了过来传话的嬷嬷,嬷嬷把张太太与苏小月刚才说的话,以及方为的表现尽数说给了他听,他才会迫不及待的赶过来的。

张自在又考了方为的算术,没想方为的心算简直是神速,而一旁的苏小月却听得心慌慌的,她一时嘴快,再加上这孩子那记忆功能着实太好,每每她算数的时候,喜欢拿根小枝在地上算加减乘除,算的时候又下意识的把口诀念了出来。

那时方为才三四的样子,常蹲在身边看着她算,从头看到尾。其实苏小月算的时候很少,但这孩子又没有别的玩伴一直跟着她,于是某一日,这孩子居然把她当初默读过的口诀背全了。

终究没有系统的教,苏小月当时没有在意,后来知道这孩子的记忆好,就在前不久,把口诀教会了他,没想这孩子那脑子聪明程度真让人无法想像,学了口诀,二位数和三位数的乘除,根本不用纸笔,在心里默算一遍就能得出答案,不管在这个时代还是在现代就有些骇人,她倒是忘记教这孩子别把这口诀告诉别人,否则人家指不定看怪物似的看她。

text-align:center;"

>

read_x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