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蔡邕有难 (第2页)

作者:吴中雪客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华盛道:“大人,这我知道,董卓就是死一万次也不足以弥补他的过错。”

王允点点头,看来华盛脑子是清醒的,政治立场没问题。

“不过,大人,蔡邕虽有罪,但罪不至死,况且大汉的国史还没有续写完成,大人能否网开一面,放了蔡邕,让他在家里写国史?”

“无缺,这可不像是你呀。”

王允看着华盛,今天已经有很多人给蔡邕求情了,无非是这个人很有才华,杀了可惜之类的话。

难道一个有才华的人就可以胡说,就可以助纣为虐吗?

王允很生气,“蔡邕为董卓张目,这是助纣为虐,怎么能放?”

“尚书大人,蔡邕也没有助纣为虐吧,他只是同情了董卓一下,毕竟董卓提拔了他,这也算人之常情。”

华盛道。

“董卓需要同情吗?!”

王允须皆张,大声道。

华盛吓了一跳,王允怎么这么大的火,“大人,您消消气,董卓当然不需要同情,不过蔡邕这个人您知道,一个书生而已,说话做事比较感性,他实际上怎么能危害我大汉呢?”

“正因为感性,那说明他说的话都是自肺腑,都是他的真心话,这样的人更应该杀!”

华盛很无语,王允油盐不进,这咋办?

“无缺,你不用说了,蔡邕这样的人必须杀,这样才能震慑宵小,让那些想危害大汉的人害怕,他们才不会心存侥幸。”

王允一锤定音。

华盛知道说不通,只能先回府。

贾诩和郭嘉看华盛的表情就知道劝说失败了。

“主公,要不等明天,主公联合其他大臣联名上书,劝说王允。”

郭嘉道。

华盛点点头,也只能如此了。

第二天上午,华盛再次出门。

此时不用联名,王允的府门前已经聚集了很多人,马日磾、士孙瑞等这些名臣也在列,一打听,都是为蔡邕求情的。

大家一商议干脆一块儿找王允去算了。

王允把大家迎进来,华盛坐在太尉马日磾身边,他是马融的族孙,名臣,还是个汉学家,名望很高。

太尉马日磾对王允说:“伯喈是稀世的才子,对汉朝的历史十分了解,应该给他机会续写完汉史,成为一代的典籍;他所牵连到的罪行并不算大。如果诛杀他,难道不会使您失去人望吗!”

王允说:“昔日武帝没有杀司马迁,结果让他写下毁谤自己的史书,并流传于后世。现在国祚中衰,戎马在郊,不能让奸佞之臣在年幼的君主身旁继续执笔干政,这样做既无益于圣德,还会让我们受到他的毁谤。”

马日磾叹口气,低声对华盛说:“王公将不得善终了!

善人是国家的栋梁,史书是国家的典章,消灭栋梁、毁坏典章,这样的他能够长久吗!”

华盛听了心中巨震,马日磾这些人真不简单,听一言而能断成败,他们的名望是靠真才实学得来的。

“马公,您觉得蔡邕还能活命吗?有谁能劝的了他?”

华盛担忧地问道。

马日磾摇了摇头道:“难啊,悲哉伯喈,哀哉大汉!”

ps:好难写,查了半天资料,求催更,点赞,好评,关注,不胜感激,拜谢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