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小说网>大唐升官记 > 第124章 危机

第124章 危机 (第2页)

大唐在没有完成军备准备前也没有击败突厥的把握。

于是双方就在这种微妙的平衡中,披着同盟的外壳,却时常在边境交锋。

突厥来了一批又一批小规模的骚扰,大唐能忍就忍,不能忍就派兵摆出干架的阵仗,结果突厥人又跑了。

出了长城后,必须在一天内到达休屠泽,在这里补充淡水。这一路赶得很快。

沿着马城河前进,今晚的目的地是休屠泽两处淡水湖中间的绿地扎营。

一出长城,李青云下达了行军命令。

令一:分队。

全军分为六队,每队五十人。

苏烈领前锋队为,尉迟宝琳领右战队,程处默领左战队,秦怀玉领右驻队,自领左驻队为中军,后卫一队看护辎重。

令二:分旗。

诸军将五旗,各准方色:赤旗,前锋队;白旗,右战队;青旗,左战队;绿旗,右驻队;黄旗,左驻队,是为中军旗。

令三:旗令。

以黄旗为中军,旗向前压,方面兵急须进;旗正竖,即住;旗卧,即回。

令四:队形。

道狭不可并行;道平川阔,并行。

军令下达完毕,寒云看见一队队骑兵开始变换队形,原来手中的礼仪旗全数收下,换上了军令旗。

随后听见一声“出。”

车队开始前行。

至此,使团算出了大唐边境。身后的长城越来越远,前方的沙漠地形越来越明显。

寒云庆幸此刻是三月中,天气不冷不热,但是沙漠的昼夜温差巨大,他还是知道的。

“云峰,我看这位领兵的李将军,也算是奇女子。别说西域诸国,就算是突厥人也从未有这等军阵严密。”

阿依慕在车内看得称奇。

寒云也算明白了,古人精兵训练什么?

先军令识别就是一项很难的事,其次便是通过不断的训练来强化记忆和遵守的习惯。

这些措施在生战斗的时候,都能转化为巨大的战斗力。

“阿慕,李将军可是大唐军神的长女,自然得了他的真传。”

寒云打趣道。

他也再次见识到李青云领兵的能力,且不说战斗力,单凭这种严密的军阵指挥便能一窥,此女军武之能不俗。

阿依慕却记住了大唐军神四个字,她也知道了李青云是军神的女儿。

只是她不知道,大唐军神是后世之人给出的评价,此时并无此说法。

木阳在闭目养神,这种广阔的地带,她毫无用武之处,她的世界在夜晚,在那些险要的地方,所以她要抓紧时间休息。

进入河谷后,道路变得越来越窄,寒云能明显察觉出车队度放慢,本来左右排列的骑兵,已经合并为前后一线,只是拉开了前后的距离。

他偷偷看了一眼,现李青云身边的兵卒战马上驮着战鼓。想来这玩意儿是用来远距离传递信息的。

时不时能听见前方传来特殊节奏的鼓声,应该是传递安全信息的意思。

今日,寒云又算了解到古人打仗的章法,绝不是影视剧上那种无脑的猪突。

就在夜幕即将降临之时,车队到了马亭守捉的入口前最后的一片宽阔地。

前方河谷明显变窄,仅能容纳两辆马车并排而过。

因为地势突然变窄,河水变得湍急,两侧河谷高地俯瞰河谷,远远看去,如同一个夹子向上打开,而使团的车队就在夹子的底部。

“停!”

随着李青云的一声令下,中军的黄旗趴下,随即响起特定节奏的鼓声,全军瞬间停下了脚步。

这种地形,就算宝林、处默之流都看出了凶险,更别说李青云这位李靖亲自教出的高徒。

李青云皱紧眉头,此地乃兵家凶地,若有埋伏,两侧堵住,就算没有滚木和巨石落下,但是仅凭头顶的弓箭射出,第一波就会死伤过半。

按父亲教授的兵法,需根据凶地四周走禽之痕迹判断之,再派探兵确定才能前进。

可,这里是沙漠戈壁河谷,四周并无走禽痕迹,就算派出探兵,需绕到河谷上方,一来一回也要大半天。

出于谨慎,她不得不下令停止,此处地势宽阔,上无峭壁,如遇埋伏,凭她三百骑兵还能一战。

一旦贸然闯入前方河谷,骑兵优势荡然无存,还可能因为战马受惊而坠落河中。

穿戴几十斤重兵甲的兵卒要是掉落河中等于就是战亡。

她的任务是确保使团的安全,使团出使的目的是否达成她并不关心。

所以她采用了最为稳妥的方式,就地扎营,探明后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