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再回绿城书院 (第1页)
“芜湖,芜湖,财咯。劳烦几位警戒,趁天光明亮定将皮子剥得干净利落。”
三宝欣喜招呼道。
躺了一夜的狼尸冻得邦邦硬,但再硬能硬过剥皮老手儿们手中的剥皮小刀?
僵硬的狼尸反而更利于剥皮,不用费劲将其悬吊挂起,只需一人束缚一端,另一端开了口子便可将整张皮子“脱下”
。
哈哈,都是品相极佳的好皮子啊,没个洞洞破损的。每只狼甭管个头大小,通通都是一击致命,而且都伤在头骨。
好干净利落的身手。
号称铜头的沙狼头骨俱碎。
剥皮的老手俱是出门跑江湖多年的老鸟,即使心中惊讶万分但手中小刀划肉剥皮时稳当得很。
商队里小百号人马几乎人人受惠,即使几人“无功”
凑份子得一整张皮子也舍不得割成几片分开。
如此品相上佳且完整的皮子拿回魏境甚是抢手,大漠出产的沙狼皮子要比魏国出产的山狼皮子柔软滑手得多。
再者,沙狼多土黄色灰黄色,鞣制好后的皮子在阳光下多偏向金色,更得那些商贾老爷的喜爱。
富贵女眷多喜貂皮狐皮,而那些大腹便便的商贾更喜一身的沙狼大氅。
三宝等人的剥皮手艺精湛,连狼头狼尾都完整剥下来,不带断的那种。
此后回魏途中无惊无险,只是麻子的骆驼背上的货物越来越少。
期间路过几个小镇或是小绿洲,麻子除了那所剩无几且基本都被灌进腹中的果酿外,别提寻思运到边关的盐块了,连那十几张羊皮子都脱手个干净。
离魏境越近,魏国来的商贩越多。
别看那些个支个破羊皮帐篷就开收皮货的贩子,他们大多背后是“背景深厚”
的巨商。
自己拉到边关还得收过关税呢,卖与他们兴许多赚点,当然也赚不肥那种。
这也是莫管事瞅着铁哥儿那头背了一座“大山”
的骆驼千里迢迢不卸货的缘故。
他更看出来了,铁哥儿对这贩东卖西的商事不是那么“精通”
。
在快到入镇西关时,麻子的骆驼只剩驮人了,连最后一坛果酿也灌进黄皮酒葫芦去了。
光秃秃的,没货背了。
羊皮子,盐疙瘩,精巧的饰小刀都在路经的镇集上以合适的价格出手。
麻子细算下,毛利润五十两银子。
一路上贴着麻子“不离不弃”
的狗子此行算是撞大运了,一张沙狼皮子足够他买三把刀了。
可惜这货有孝心,沙狼皮子可是稀罕玩意儿,他要拿回家给他爷爷做狼皮褥子。
可把莫管事感动得热泪盈眶,当时就赏了他两枚银币。
。。。
这是麻子第二次来到高墙耸立的镇西关了。
陇西新政得到了魏国中枢平京几位高瞻远瞩大佬的鼎力支持,镇西关施行“宽进严出”
的政策。
故而麻子牵着光秃秃的骆驼也能入关,甚至关税也只是象征性地交了十个铜板,理由是提前收的力畜粪便清理费。
如此宽松的入关政策,令镇西关产生虹吸大漠诸族资产的宏大效应,如今的镇西关关城俨然同北边的镇北关一样已成商贸气息浓重的商业边城。
无数牛羊被赶往陇西各地牧场,由各家工坊出品的毛毡正在逐步替代羊皮狼皮在大漠诸多部族间的流通。
而所谓的毛毡的原材料仅仅需要羊毛牛毛,从大漠中输送过来的羊皮牛皮却被商人收集送至工坊制作成各类皮革再转销内地,尤其是各州县用量大的府库武备。
以毛换皮只是陇西新政中“微不足道”
的一项。
入关后,麻子便与商队诸位辞别,最后还来到狗子跟前儿,将腰间牛尾刀解下摁在他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