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性难移 (第2页)

作者:少年别放气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魏长缨跟宿茂臻说,下个集训备战将会有更多的教练人员补充进来,还是会以国外的教练为主。至于宿茂臻提到的李轶,可以让他做国少的助理教练。

如今国少队的球员们都有了经纪人,而且李轶又不是主教练,应该搞不出什么出格的事情。

魏长缨不知道李轶什么时候开始规划自己的商业帝国的,不过很多路都已经被魏长缨走了。这就是传说中的,走别人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

李轶想要证明自己的执教实力,恐怕也只有等机会去恒大试试了。不过魏长缨会让李轶去恒大吗?魏长缨暂时还没想好。

剩下的人员招募,还有赛会准备就得交给刘绍炎来好好安排了。

刘绍炎点头。这次的热身赛让他也看到了中国u17以下年龄段的差距——训练的差距。

如果没有强度,不如不集训,如果没有技战术的提升,不如不集训,面对强大的对手,只有方方面面都做的更好才有赢的希望。

魏长缨真的是在不遗余力的为中国足球打下基础。

临行前,宿茂臻握着魏长缨的手:“小魏兄弟,这回太仓促了,都没跟你好好喝一顿,下回吧。”

魏长缨一脸的黑线,哥,这又是何必呢?我不爱喝酒。

对于青少年的留洋,在魏长缨组建青联公司之前就已经有人在做了。这个人正是刘绍炎。

不过那个时候,遇到了一个问题,就是国际足联的政策。《国际足联球员身份及转会规定》第19条:18岁以下球员不能转会。即使送到国外也无法跟随俱乐部打上高水平比赛。

但是这个禁令,在中国足协的外交努力之下,国际足联正式函表示:FIFa做出‘谨慎给予支持’的答复,只要球员与外国俱乐部签订的合同合法,球员就可转会,这已是突破性的支持了。

正是有了这样一纸公函,才让中国青少年留洋得以成行,才有了后面的《百名足球少年留洋计划》。

现在中国派遣出去的青少年足球运动员,已经远百人,虽然都还没有出类拔萃的精英出现,但这种影响和沉淀是不可估量的。

就在魏长缨和国家队奔赴伊拉克的时候,刘绍炎的提案也摆到了中国足协领导的案头。

《青少年球员转会建议》。刘绍炎建议道:“将原来规定的可以签订职业合同的年龄,从18岁开放到16岁。另外,中国足协不再向俱乐部收取球员转会手续费。”

这两条建议显然就是针对国少球员留洋,特意定制的建议。

现在的少年球员,没有职业合同,只有培训合同。所以在国外球队签他们的时候,得赔一大笔的培训违约金,远远的过了他们的预估身价。很多球员的转会都卡在了这一点上。

所以,众人讨论这个建议的时候,似乎也看到了魏长缨的影子,在眼前晃来晃去。

建议是好建议,但不可能完全采纳。

职业合同年龄可以降,但转会手续费却不能不收。不过基于对青少年球员留洋的扶持。18岁以下的球员不收,倒也不是不行。

同时,足协里的明白人还趁此机会,改了另一条规定,将原来“提前3个月内届满签订新劳动合同”

改为“6个月内届满时签订新劳动合同”

,这项规定正好也与国际足联的规定正式接轨了。(历史中,2o15年才更改此条款。悲哀啊。)

这两项举措,你说是配合留洋吧可以,你说是配合中足融投的《雏鹰孵化计划》吧也可以。

反正,魏长缨你现在说啥都可以。

2月29日,魏长缨跟随国家队踢完了最后一场世界杯外围赛。

中国队派上了半主力半替补的阵容,以o-2在客场告负。

伊拉克获得了附加赛的资格。各个小组的第二名会再踢一轮小组赛,然后决出第一名,南美洲的球队争夺一个名额。而中国队接下来只要好好备战即可。(世界杯预选赛的赛制被我改了,所以这块不要纠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