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小说网>我有一计,可救国足 > 第122章 水往高处走

第122章 水往高处走 (第2页)

作者:少年别放气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这个赛制一直沿用至今。

现在的联赛有十六支队伍,都是各个地方体育局组织的,有钱的地方拉个赞助商,没钱的地方就只能顶着空白球衣出战了。大部分球队都是入不敷出的状态。

如果没有体育局的资金支持,女足是办不下去的。说白了,这仍然是一项体制内的运动,跟职业化没有半毛钱的关系。

从某种角度看,专业体制足球也有好的地方。它起码保证了项目的延续和存活。

“我们俱乐部的经营是长期性的,持续性的,不会因为球队的成绩改变支持女足的决心。现在我们每年女足每年的预算是4oo万,赛会奖金1oo万,这个投入将持续1o年的时间。”

几个人都是一怔,这就是5ooo万的投入了。养一个2o来人的球队不是问题,养1o年,这不是钱的事,这是决心的事。

他们也听到过很多老板吹嘘他们想要搞足球,但真正落实到钱上,抠十来万出来都费劲。他们宁可去夜总会跟失足妇女畅聊人生、豪掷千金,也不愿意在女足项目上捐助十几万支持铿锵玫瑰。

这不只是情怀的问题。归根结底,它还是门生意。

面前这个看起来憨厚朴实的小伙子,起码跟那些大老板们不太一样。

“让我再考虑考虑吧。这一时间确实不好回答。”

水庆霞犹豫道。她的确纠结是在体制内继续展,还是去一个俱乐部打拼。

刚才冯建章说的投入,不用全部兑现,哪怕兑现一半,她都有信心带出一支能打硬仗的球队。

要知道上海女足的工资,在全国都算是高水平了,也只有五六千块钱而已。主要的福利还是踢球能上户口。

此时,一直在一旁旁听的孙雯问道:“冯总,冒昧的问一句,我很疑惑,你们投入这么大的成本到底图什么?”

到底图什么?马良行和水庆霞其实也想问这个问题。他们都觉得冯建章提出来的条件不是差了,而是太好了。在他们的认知里“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

,商人嘛也是“无利不起早”

。他们没想明白冯建章的武汉长江俱乐部到底想做什么?

冯建章不好意思的挠挠头:“孙主任,这个问题其实很好回答,但我又怕你说我唱高调。那我先说一个你们能接受的答案——我们希望将球队打造成一支中国第一、亚洲一流的球队,不止男足,还有女足。为了这个目标,需要我们投入这么大的成本。”

“这个回答也挺像唱高调的。”

孙雯笑道,引得马良行和水庆霞也都笑。上一个喊出类似口号的是恒大的许家印许总,再往前是实德的徐总,再往前是万达的王总。

但是他们也都是喊男足的目标,从来没提过女足。武汉长江这个提法还挺标新立异的。

“那更高调的说法呢?”

孙雯继续问。

冯建章肃然答道:“我们希望建立女足完整的培训成长体系,开女足的商业价值,最后改变女足联赛的格局,让中国女足重回巅峰。我们能做的事情很有限,需要更多的有识之士认同和加入我们。”

一语既出,众人又都沉默不语。这几位确实没想到冯建章能说出这样的话。

马良行点点头,随即对水庆霞说道:“那就再考虑考虑。马上过年了,大家也都忙了一年了先好好休息休息。小冯刚才跟我说,年后可以去武汉看看,你看看具体条件再决定。”

对对对,冯建章连忙点头:“水指导等会您给我留个联系方式,我帮您订票。马主任、孙主任有时间也可以到武汉去考察一下。我们负责来回的差旅。”

不得不说,冯建章的表现十分上道。虽然马良行和孙雯不一定能看得上冯建章提供的公费旅游机会,但起码也是一种诚意的表达。

马良行道:“庆霞要是不想脱离体制也没问题,关系可以还留在上海,办个手续就行。现在也不像过去了,上个班户口还得跟着人走。”

这句话算是给冯建章的顺水人情了。解决了水庆霞纠结的问题,也给她走出去铺平了道路。

这是一个全国冠军教练应得的回报。